戏说经典闲论史,通古喻今明真知,大家好,我是戏说经典。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在各个小说中基本常态化,甚至读者也习以为常的现象,就是“排座次”。如果没有排座次,四大小说的故事可能就没办法讲下去了,座次排的好,故事讲得顺。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个陌生人结拜兄弟必须模拟,血亲亲兄弟的排次,排出大哥、二哥、三哥。
在《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也要排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天庭中也有严谨的官位座次排序,孙悟空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对“弼马温”这个座次不满。在《红楼梦》中更加明显了,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处处井然有序,社会、朝堂、家族各个方面的排序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来聊聊《水浒传》中的排序,在水泊梁山中一共有两种状态,三个时期。两种状态就是指无序状态时期和有序状态时期,无序状态时期必然不会久存,因为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是一个道理。王伦确定为领导人之前和梁山好汉覆灭之后都属于这个状态
另外一种就是有明确的领导人物的状态,三个时期就是王伦领导的早期,晁盖领导的初期,宋江领导的中后期。
王伦领导的早期最为孱弱,王伦何许人也?一个落魄的秀才,带领着摸着天杜迁,接纳了本事一般的云里金刚宋万。在林冲刚入伙时百般刁难之下才给了个第四把交椅的位置,在晁盖一帮生辰纲大盗入伙之时没有看清形势,不予接纳,不给排序,力量不如晁盖的王伦只能落得一个火并被杀的下场。
晁盖坐了头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排序,安稳人心,晁盖大哥坐第一,*师吴用坐第二
入云龙公孙胜坐了第三,林冲呢?还是坐了和王伦时期一样的第四把交椅,因为势单力薄,也没有仗着火并的功劳去抢前三把交椅,这种姿态和格局才能让晁盖放心地用“旧人”而不疑心有他。也显示了林冲的智慧,没有居功自傲,看清形势,这就是王伦和林冲的最大区别
现实社会也是这样,有些人仗着自己是公司创始元老或者对公司有功一味的不明形势,居功自傲,只能是被人取而代之。
在宋江带领了众多好汉上梁山后,宋江的力量远远大于晁盖,这时候必须重新排座次,换句话说也就是利益必须重新分配。而这次的难题是不能把晁盖也给“火并”,那怎么排呢?
就是按照贡献来了,宋江立功,晁盖也去立功,结果却被射杀。按理来说宋江应该坐第一把交椅了,可是宋江却遇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再三谦让下卢俊义也没有敢坐首把交椅,一个个都是人精啊,首把交椅是那么好坐的吗?宋江在报了晁盖的仇之后还用了小小一计,也是古代常用的而且还屡试不爽的奇招,宋江梦到夜半三惊天上掉下一个火球,天亮后挖出来一个上书天书的石碑,偏偏有一个道士恰好就擅长专门辨认天书,将碑文翻译出来后原是一百单八将的座次表,呼保义宋江果然位列第一。
古人迷信,天授第一把交椅,那宋江不坐就是逆天而为了,况且又有功劳、支持者众多,已然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已满足,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要会造势才行。从这些排座次的较量中可以看出来,座次排序是非常有学问的,精准地反映了梁山的各种实力,排座次其实用现代话讲就是利益分配,就是蛋糕如何切,谁分肉,谁喝汤,表现在表面就是股权的划分、职位的高低、权限的大小之类的,小到家庭中,也有排序,家里谁说了算?也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各位朋友如果对自己的“家庭座次”不满意,可以借鉴宋江从各个方面去加强,水到自然渠成
以史喻今,明辨真知,通过解读水浒如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乐趣和启迪
对您有些许帮助,记得点赞和转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