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10在国内最终以的起步价正式发布,相比此前国外高达欧元(约元)的高昂售价,这下当然是让粉丝们喜出望外了。
但对于一部分朋友来说:面对自己不甚了解的AI芯片技术,仍要用近4k的价钱去购入这部旗舰机,也许对此多少都会感到一丝迷茫。
那么不妨随学霸君来看看:这次在麒麟中大肆宣传的AI芯片技术,是如何成为让你购买华为Mate10的最大动力。
一、性能提升?这只是变革的第一步
一般手机处理器想要提升性能,无非都是CPU和GPU的更新换代。
在10nm先进工艺制程加持下,麒麟在CPU部分采用了4枚主频为2.4GHz的Cortex-A73大内核,加上4枚主频1.8GHz的Cortex-A53小内核,整体性能比上代麒麟有了20%的提升。
而在GPU方面,麒麟首次商用Mali-G72MP12。这颗12核心的GPU,为华为Mate10带来了20%图形处理性能提升、以及50%的能效提升。
从跑分来看:Mate10在安兔兔上以综合分数稳站上游。在硬件性能比拼时代里,手机处理器换代提升到这个地步按理说也差不多了。但这仅是麒麟让华为Mate10变得与众不同的第一步。
二、开启智能手机新未来的钥匙——NPU
华为Mate10与众更大“不同”在于:一方面在麒麟里首次加入了“NPU”——神经网络计算单元,专门用于处理AI计算任务;同时另一方面采用了全新设计的HiAI移动计算架构,以提升各组件性能。
其中NPU在计算性能方面拥有CPU和GPU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比如在AI计算最常用到的图像识别场景中,NPU以CPU50分之一的能耗,就可以用CPU25倍的速度完成任务。
在如此强大运算能力支持下,麒麟不仅可实现自我深化学习,同时也可依靠云端资源成果,为华为Mate10用户优化多种使用场景的使用体验。
三、华为Mate10给你的也许就是未来手机的潮流体验
简单形象地说,麒麟这枚AI芯片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学习”,让手机更“懂”你的需求。
例如华为Mate10中的EasyTalk功能,就是学习用户日常通话的使用(音量)习惯。据此优化麦克风的灵敏度,实现降噪去杂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除了通话,用户的日常用机习惯也是“训练”重点。麒麟由此可推算出用户的高频使用应用,并预先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配合系统方面的优化,就可避免手机卡顿问题出现。
另外NPU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手机体验窗口——凭借第三方开发者的加入,不仅可完善其学习数据库,还能带来更多样化的功能体验。
例如华为与微软合作定制的AI翻译功能,就让华为Mate10实现了即使在离线环境下,仍可支持50多种语言、并保持极高准确率的翻译输出。又或是通过拍照识别、实现翻译功能。
又或者在用户常用的拍摄方面,根据云端海量的图片识别计算和自身NPU强大能力,华为Mate10在拍摄时可自动识别10多种拍摄场景,并自动为用户照片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换个更浅显的说法就是:让“傻瓜式”的手机拍摄也能出大片。
可以说,随着AI芯片在智能手机上的引入,今后用户体验将在人工智能层面上实现新的飞跃,人机交互方式也将进入到一个更方便、更贴心、更个性化的时代。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需要NPU去应对的大量又复杂的人工智能计算工作上。
正如在当年电脑发展到需要进行复杂图像运算时,GPU成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面对更复杂庞大的神经网络架构计算的今天,CPU和GPU也已不能胜任,因此引入NPU的麒麟也就成为了开启新时代的钥匙。也许你在华为Mate10上体验到的,就是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
(图源自网络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