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南浔首富的私家庄园小莲庄
TUhjnbcbe - 2023/9/16 19:22:00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清朝光绪年间,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将南浔富商群体形象地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当地老百姓用动物体型的大小来衡量一个家族的财产,家产白银一百万两以上称为狗,五百万两以上称为牛,一千万两以上称为象。

不得不感叹,老底子的南浔真是一处风水宝地啊,一个江南小镇竟然诞生了如此众多的富豪,他们创造的财富足以令世人瞠目结舌,当时的南浔真的是一个巨富之镇!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风云激荡的那一段历史早已化为尘埃随风而逝,昔日的风云人物悉数退出历史的舞台,只有残留的遗迹无声地向游客述说着当年的辉煌。

虽然已经多次到访南浔古镇,但每一次似乎总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根本无法满足深度探知欲望,八月的最后一天,终于再次站到了南浔古镇景区的入口处。

入口通道的右侧立着一个灰色的影壁,提示游客已经到达南浔古镇景区。

在古镇入口处的牌楼上书有“南稜浔曦”四字。

这四字道出了“南浔”的由来:

相传南宋时此处有一条浔溪,而在溪的南边有一个村庄,由于商贸丝绸业的兴起和发展,村庄不断扩大,盖的房屋越来越多,宛若一片森林,后来这里就简称南浔。

这个“稜”字读“林”,即树林之意,“曦”字读“溪”,即溪流之意,这即是“南浔”名称的由来了。

牌楼上的楹联有内联和外联之分。

外联写的是:莲庄荷香嘉业书声豪门大宅彰显西风东浙;坝塘古道老街桥影骑楼小巷犹存千年遗韵。

内联写的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阆阗鳞次烟火万家,江南名镇天下难寻。

读罢两幅楹联,自信豪迈的气概扑面而来,当然,南浔确实担得起这样的赞誉,厚重的历史底蕴让其积累了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

售票处门前摆放着一对男女卡通人物形象,想来应该是南浔古镇的卡通形象代言人。

到达检票处,今天享受免检待遇,8月31日是景区推出的免门票活动的最后一天。

站上桥头,一眼就被征服。

目之所及皆为苍翠欲滴的绿色,小溪在脚下流淌,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氤氲着白烟,犹如置身仙境一般。

河对岸,一位年轻女孩正在表演杂技,精彩的展示惹得观赏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一顿猛拍。

停泊在水面上古色古香的游船,一位船娘正在试图调整游船。

小莲庄入口处。

小莲庄入口处石碑,上面镌刻的文字是小莲庄及嘉业堂藏书楼的简介。

小莲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

小莲庄面积达平方米(约26亩),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年)开始,在荷花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经四十载,于年终于大功告成。

因仰慕元代书画家赵孟府邸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刘镛(-),字贯经,清代中晚期商人,实业家、慈善家,清光禄大夫,刘家基业的创始人,南浔首富,“四象”之首。

(刘镛)

刘镛当过绵绸庄的学徒,邱启昌丝经行的伙计,积累了一定的经商经验后,与邢庚星合资创办正茂和恒顺丝经行。

从蚕丝上赚到第一桶金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业务扩展到淮盐、轮埠码头、房地产、垦牧业等其他行业。

生意的触角从南浔延伸到其他城市,在扬州设立盐业总公司,在上海、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经营房地产,在南通创建通州垦牧公司。

据传刘家资产在19世纪90年代达白银万两之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清*府一年的收入也仅仅只有万两白银而已!

因为刘家资产最为庞大,在“四象”中被称为“刘家的银子”。

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

“在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

大红灯笼高高挂,与长廊外的风景共同构成了一幅旖旎的水乡风光图。

小莲庄第二代当家人刘锦藻(-,字澄如,刘镛次子)在修建小莲庄时,于年在荷花池西盖了一间“净香诗窟屋”,一个四面开窗的会客厅。

(晚年刘锦藻)

这里是他约见文人墨客的场所,他们或斗诗唱和,或谈文论道,上演一幕幕文人雅士之风流。

既然是“窟”,厅内就应该有穹顶,也就是藻井,在古人看来,藻井是一种具有“从人间通向天庭”的象征意义的建筑装饰。

这间屋子的内部有两个顶,形状有所不同,一个是“升”状,另一个是“斗”状。

升斗,现代人不太熟悉,都是古代的计量容器,“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因此会客厅又名“升斗厅”。

“升厅”的陈列布置。

正中的壁挂、楹联均为阳刻浮雕。

画中一对鸳鸯嬉戏于莲荷之下。

两侧楹联为:“高柳垂荫幽禽自语,芳莲坠粉冷月无声”,横批“湖月菱风相与清”,这画中意、联中情,把荷花池的景致、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斗厅”的陈列布置。

匾额上书“净香诗窟”四字,两边是木质楹联:“青厓点黛素沫委练,绿萍净水朱荷出浊”。

匾与楹联都表明了主人的情趣、喜好,展现出不俗的文学功底。

荷花池,真正体会到杨万里诗中所描述的“接天荷叶无穷碧”是一种怎样的场景了。

池边假山堆叠,清澈的水面清晰可见象征着“富贵、吉祥、健康和幸福”的锦鲤在荷叶下游弋。

荷花池北岸堤上建有六角亭。

荷花池北岸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

郑孝胥(-),中国近现代诗人、书法家,还曾担任过伪满洲国国务院总理。

由此月洞门进入内园。

内园建于年。

园内“凿池栽芰,叠石成山,松径一湾,枫林四匝。其下为掩醉轩,其巅小亭,可以朓远。”

是为园中之园,幽雅而精致,与外园之宏阔疏朗形成对照,相映成趣。

内园中亭子。

防护铁栏杆,有效保护,以免不小心跌落。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当年设计、建造时的用心。

曲径通幽。

站在高处看到的园中亭子。

掩醉轩。

匾额上书“掩醉轩”三字,两侧楹联为:山色空濛皆画意,天真流露即文章。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名篇《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山水水似乎总能激起文人墨客强烈的创作灵感与欲望,将满腔情思化为流传至今的文艺作品。

掩醉轩建于民国十二年(年),主人携家眷在此饮酒小憩,赏玩内园池光山色之美景,品味生活之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掩醉轩”,多么富有诗意充满情趣的名字啊,所谓的生活美学大抵如此了,做一个巨富的文人真好!

园内水池及池边堆叠的嶙峋假山。

从内园出来沿着荷花池南岸继续参观。

退休小榭。

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年)。

建筑设计精妙,中厅方正,两翼突伸,形成独特的凹字形。

厅后暗廊,与两侧曲廊相连,有峰回路转之趣,为江南水榭建筑所罕见,是品茗赏荷之绝佳处。

连理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每一对有情人的最大期愿。

眼前看到的这两棵树一棵是女贞,一棵为槐树,他们相互依偎长在一起,树干难分你我,但是叶子却各不相同,叶大的为女贞树,叶小的是槐树。

百年来它们相互护持经历风雨,犹如一对情深意切的恩爱夫妻。

皇帝御赐牌坊。

建于清宣统年间,一为“乐善好施”坊,另一座为“钦旌节孝”贞节牌坊,系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嘉勉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及女德节孝,多次颁旨特准旌表而建。

“钦旌节孝”坊为表彰刘安澜妻子邱氏等三位刘氏家族女性恪守妇道守节不嫁而立。

邱氏是南浔“八牛”之一、资*大夫邱仙槎(-)之女,16岁嫁刘镛长子刘安澜为妻。

刘安澜(-)是刘镛的长子,天资聪慧,是刘家发家后第一位读书人,16岁成为秀才,但后来几次赴杭州参加乡试均未成功,最后一次赴杭州参加乡试时已经29岁,时值农历七月,盛夏酷热难当,未进考场就因病去世。

刘安澜与邱氏结婚十年没有孩子,刘镛可怜儿媳“少霜又无子”,命次子刘锦藻将长子刘承干过继给邱氏。

邱氏辛劳抚养刘承干继承祖业。

牌坊高8.5米,宽5.6米,呈门楼式,五楼四柱。

雕刻精湛且丰富,有“状元及第”、“文王求贤”、“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传说、戏曲题材,及龙、凤、麒麟、蝙蝠等吉祥图案,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刘氏家庙。

大门上的门神。

大门进来后,门厅两侧陈列着刘氏家族获得的职衔牌。

过厅上方中央为李鸿章所题“义推任卹”匾额。

年,河北省大荒,刘镛及时为灾民赈助棉衣,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奖励“义推任卹”匾额。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始建于年,于年落成,为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场所。

建筑面宽三间,纵深三进,前有照壁、旗杆座、牌坊、石狮等,整体气势雄浑,构架雕饰华美。

正厅内悬有宣统皇帝所赐“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以示刘家的荣耀。

为近代典型宗庙建筑。

在刘氏家庙的西侧为刘氏义庄,建于年,在义庄天井内植有古桂两株,故名“桂花厅”。

后厅为忠孝祠,供奉刘氏十世祖宋侍郎忠公刘汉弼遗像,现为“叔萍奖学金展览馆”。

生意成功,有了钱,接下来就希望在家族中培养读书人种子,将来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对家族生意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

所谓的名利双收大抵就是如此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没有什么比光耀门楣,家族兴旺更为重要的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浔首富的私家庄园小莲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