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芯片科技股什么时候反转君临
TUhjnbcbe - 2023/10/15 16:18:00
白癜风是否可以植皮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5/9105105.html

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海思、紫光展锐、中芯国际等90家单位正申请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月29日,工信部再次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

显然,国家对半导体仍是满满的爱。

然而,并没有什么L用。

自大基金22日密集发布减持公告后,刚有点起色的半导体又崩了。

讲真,减持这三瓜两枣并没那么可怕,如果是新能源和消费股,无非是“增加点流动性”,疯狂的资金能打爆所有空头,买到断货。

如此羸弱的走势,皆因我国半导体行业正处于至暗时刻。

01

如果说年我们还因华为备胎热血沸腾,年就到了直面惨淡人生的时候。

1月22日,华为心声社区刊发了任正非的文章《星光不问赶路人》。

任老眼界和格局依旧,将继续坚持全球化战略,在科学上敢于大胆突破,敢于将鸿蒙推入竞争,鲲鹏和昇腾的生态发展与软件的开发决不停步。

宁可向前一步死,不可后退半步生。

很提劲,但现实也确实很悲壮。

1月28日,IDC发布了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据,苹果、三星、小米、OPPO、华为分列前五。

没错,华为出货量万台,暴跌42.4%。

要知道华为年Q2的市场份额高达20.2%,稳居全球榜首,短短半年就断崖式下跌?

原因也简单,受芯片影响产能严重不足,无货可卖。

小米虽然同比增长最快,但从市场份额和绝对量看,捡尸最成功的非苹果莫属。

万台出货量,23.4%的市场份额,苹果重回榜首。

苹果固然有各种各样的槽点:

不附赠充电器和有线耳机:

“电池门”、“信号门”、“绿屏门”……

那又如何,高端市场只有华为能抗衡苹果,其他企业都是吃土的份。

根据苹果年Q1财报显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亿美元,高达亿,同比增长21%,净利润同样实现创纪录的.6亿美元。

库克还特别提到,中国用户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iPhone销量在中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大涨57%,达到.13亿美元,

库克必须给特朗普上柱香。

在美国的制裁下,华为彻底栽了。

从最新消息看,在9月15日最后期限之前,华为从台积电拿到了万颗麒麟芯片。

华为现下对手机业务的策略就是,用有限的芯片无限延长手机业务的生命周期,不会停止对P系列和Mate系列的研发,P50、Mate50等后续机型也会发布。

可这点量能生产多少手机?能收回成本?

华为手机销量继续下滑板上钉钉。

虽然华为还有PC平板、穿戴音频等产业布局,可美国同样没有放过。

路透社1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特朗普*府向英特尔、铠侠等芯片制造商发出通知,将撤销部分对华为销售产品的许可证,同时还打算拒绝其他几十个对华为供货的申请。

平板不能生产,电脑不能生产……

完全是一锅端的节奏。

华为也被逼的不断转型。

继剥离荣耀后,已经传出华为要把终端业务全剥离的消息。

1月27日消息,华为爆出重大人事调整,余承东将兼任云与计算BG负责人。

要知道余承东是华为最能打的,这样调整固然是对云与计算BG的重视,也可看出华为对消费者业务已不再那么有信心。

在美国举国之力打压下,华为终于要扛不住了。

02

拜登上台后,很多人寄希望中美缓和。

这显然是做梦,就算有改变,无非是换个姿势,正如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主席马诺查所说:

“美国应该与荷、德、英、日、韩等主要生产国合作,共同制定一致限制出口中国的标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并且最能够有效减少对美国国安以及经济竞争力的损害。”

川普手段太粗暴,鄙视。

完全没有施展出盎萨人惯用的“以多胜少”。

我们先捋捋华为被打压的转折点。

特朗普从年开始打压华为,可前期手段并不奏效。

在市场方面,美国本就未对华为开放,谷歌断供GMS服务后,华为在欧洲市场虽节节败退,但依托中国市场,仍能与苹果、三星相抗衡。

在软件方面,华为通过魔改买断的ARMV8,以及已获得授权的老版本EDA工具,华为海思得以继续自研芯片。

这让华为在手机芯片等关键器件受限后,仍然能继续生产手机。

可自从美国禁止台积电为华为代工后,华为的旗舰手机就只能靠存货续命,将高端市场拱手让人。

可见晶圆代工是华为破局的关键。

中芯国际指望得上吗?

想啥美事呢,在晶圆代工的强强对话中,中芯国际压根上不了台面。

半导体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备典型的赢家通吃特征。

特别是晶圆代工,上百亿美元的巨额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足以将后发公司拖入深渊。

以联电为例,年时与台积电不相上下,可当台积电率先量产28nm后,联电就再也跟不上趟了,多年追逐终成空。

年,联电放弃12nm以下先进制程的研发。

年,格芯放弃7nm先进制程的研发。

能跟随台积电脚步的只剩三星和英特尔,可现在连英特尔都扛不住了。

1月22日,即将上任的英特尔公司(Intel)新首席执行官格尔辛格(PatGelsinger)表示,英特尔将把更多生产外包给其他芯片公司,即使未来几年大部分新型芯片仍将由英特尔自产。

英特尔低下高贵的头颅,向台积电唱起了征服。

英特尔这也是没法。

作为CPU市场的绝对王者,英特尔感受到了AMD满满的恶意。

自从AMD将格芯剥离后,芯片交由台积电代工,产品性能不断改善,开始向英特尔发起进攻,其服务器CPU市场份额已由年Q4的0.9%提升到年Q2的5.8%。

后院失火的英特尔,已没有资本继续角逐先进制程。

唯有三星还在向台积电发起挑战。

03

台积电NB之处在于能永远保持领头羊角色,把优质客户抓在手中。

比如台积电的5nm制程,与7nm相比逻辑密度提升了80%,同样多的晶体管、同频的芯片,性能至少可以提升15%,而功耗还可以下降30%。

苹果、华为海思、AMD、英伟达等自然紧紧抱住台积电的大腿,这样才能保持产品的领先。

苹果使用5nm制程工艺的A14处理器,与A13相比CPU提升40%,GPU提升30%,晶体管数量也达到亿个,增长了近40%,在能耗控制上更加优秀。

华为MATE40首发麒麟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5nm制程工艺,这才卖的如此火热。

台积电3nm制程工艺将在年量产,届时如果华为还在被制裁,拿什么和苹果争?

正是在晶圆代工独一档的存在,台积电赚得盆满钵满。

从其营收占比看,5nm占20%,7nm占29%,16nm占13%,先进制程营收占比高达62%,大写的NB。

为了能保持领先地位,台积电不断下重注,年资本开支才刚突破亿美元,年已达到亿美元。

1月15日,台积电更是宣布将年的资本开支将提高-亿美元,远超资本市场亿的市场预期,这其中亿将用于3nm制程,可谓火力全开。

三星自然不甘示弱。

从先进制程看,三星同样在年达到5nm,这方面已迎头赶上。

从资本开支看,三星抛出亿美元(34兆韩元)的计划,虽然三星是IDM模式,以存储业务为主,但仍有11兆韩元是砸向先进制程。

从市场看,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亿美元建厂,三星就宣布要投资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或纽约建工厂。

针尖对麦芒,双方斗得不亦乐乎。

可国内资本开支啥水平?

年至年,中国所有半导体厂商资本开支亿美元,大基金二期总投资额也才亿美元,要知道这还要撒胡椒面,所有环节雨露均沾。

目前国内资本开支最多的就是中芯国际,也只有亿(63亿美元)。

举国之投入<三星台积电!

就这还有专家BB半导体行业盲目投资,投资过热,真是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如果算上研发投入,那更没法看。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公司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年增长5%,达到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英特尔虽流年不利,在进行战略调整,研发投入仍以亿美元霸榜。

三星狂追猛赶,同比增加19%,达到56亿美元。

前10大(英特尔、三星、博通、高通、英伟达、台积电、联发科、美光、SK海力士和AMD)合计研发投入亿美元,同比增加11%,占全行业的64%。

华为海思刚挤入前10,现在又被甩下了。

这就是半导体行业的强者恒强,别人要颜有颜要钱有钱,关键还上进,后发企业靠啥弯道超车?

再从人才建设看,台积电也搞,但别人员工年薪中位数能达到36万元,所以离职率只有4.9%。

中芯国际呢?

网上槽点满满,离职率高达20%,已超过15%的行业平均水平,这就是后发企业的通病,公司不赚钱自然没法提高普通员工待遇。

中芯国际想追赶先进制程是没指望了,就算发力成熟制程赚快钱,竞争同样不小。

根据联电公布的财报,年营收为.2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89亿新台币,同比暴增.7%。

在这轮缺芯潮中,晶圆代工企业均赚的盆满钵满,联电果断拍板把年的资本开支提高到15亿美元,同比增加50%。

格芯同样野心勃勃,将其年的资本开支提高到14亿美元,同比增加50%。

晶圆代工迎来最美好的时代。

04

年前,晶圆代工并不那么受重视。

赚辛苦钱有IC设计舒服?有IC赛道宽?

没见无数Fabless企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球TOP10榜单中,反而是晶圆厂商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掉队,赚了个寂寞。

直到台积电断供华为芯片,才实力证明谁是大爷。

同时汽车芯片短缺,丰田、大众、通用纷纷停产,汽车巨头们这才惊觉,属于自己的时代已过去,在汽车电子化后,供应链安全居然没法保证了。

制造芯片的把制造汽车的脖子卡住了。

公元年,IC设计退位,晶圆代工封王。

制造业再次KO服务业。

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的失策,就算IC设计和电子软件强无敌又如何,华为还不是活得很滋润。

否管英特尔、苹果之流多NB,以后在台积电面前都是弟弟,稀缺性已决定台积电才是真正的核战略级力量。

那么谁能影响台积电呢?

先从供应链看,台积电设备供应商分别是ASML、应用材料、东京电子、泛林半导体、迪恩士、科勒……

国内能打入台积电的只有中微公司。

考虑到ASML背后站着的美国力量,以及华尔街对台积电的控制,美国对台积电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日本靠着东电混个脸熟,中国靠着市场也能吸引台积电。

只有欧盟最惨,对台积电毫无影响力。

急晕头的德国制造商们已经向默克尔求救,希望获得*府帮助缓解半导体短缺的局面。

无独有偶,美国汽车制造商同样要求美国*府协助,向亚洲半导体制造商施压,将部分产能转做车用芯片。

还有日本汽车制造商……

台积电真香,冠绝半导体行业。

正是看到这点,美国*府才强烈要求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州建厂,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安全,同时壮大产业集群,避免IC企业们外流。

英特尔的先进制程也要想方设法保留。

欧盟也慌了,赶紧补短板。

12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召开17个国家电信部长视频会议,宣布将在未来两三年投入亿欧元(1.2万亿人民币)的资金,以推动欧盟各国联合研究及投资先进处理器及其他半导体技术,将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由10%提高到20%。

各国把供应链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又是如何做的呢?

05

华为被断供,对半导体行业是沉重的打击。

以三星为例,在各环节都NB闪闪。

占据全球DRAM内存45%的市场份额,NAND闪存35%的市场份额,晶圆代工世界唯二,OLED屏垄断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可这都是三星用手机、电视、平板等产品喂出来的,没有终端产品打天下,企业谈何发展。

现在华为手机销量断崖式下跌,如何养活企业员工?如何支撑企业研发?海思如何发展?华为产业链企业何去何从?去美化产线何以为继?

如果华为倒下,从机器设备到原材料,不知多少供应链企业受到冲击。

就像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产业链后,股价断崖式下跌。

后续影响更严重。

华为退出后,苹果将吃掉大部分市场,这对苹果产业链企业来讲短期是好事,长期指不定如何被压榨。

没有华为,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小米、OPPO等企业营收仅苹果的1/10,产业链层级毫无可比性,且指望他们去抢苹果的高端市场份额,压根不现实。

虽然有很多人吐槽华为,但华为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就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就是中国的骄傲。

如果华为倒下,还能指望谁带领国内企业迈向高端制造,难道永远在低端赚辛苦钱,况且连辛苦钱都有越南、印度等国家虎视眈眈。

没华为扶持,国产替代更是奢望,半导体企业们只能感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后该干嘛干嘛。

信心比*金更重要。

现在只是持久战的第一阶段罢了。

华为未来必然是要走上三星IDM的路子的,面临打压时,也必然需要*府像韩国那样以举国之力支持。

《阻断办法》就是第一步。

而华为自身也在加快调兵遣将的步伐,余承东转战云与计算BG负责人是其一,徐直*的动向同样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芯片科技股什么时候反转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