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等”字动起来
今年盆花市场行情不太景气,尤其是红掌、凤梨、蝴蝶兰等主流盆花,产量供大于求加上市场需求缩水,很多生产企业眼看着温室内满棚的成品花卖不出去而干着急。有人说,现在是买方市场,渠道为王,经销商手中的客户和订单成了众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但是,有没有想过,盆花的销售渠道只能靠经销商来开拓吗?成品花生产企业只能苦等经销商上门? 生产商能否摆脱单纯依靠经销商的境况而另辟蹊径?答案是肯定的,生产商具备一系列优势来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只是目前大多数人循着惯性不敢迈出这一步而已。首先,温室内的成品花是生产商最大的筹码;其次,生产商大多具备一定的实力,国内盆花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建有较好的温室,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比经销商雄厚,行情波动时抗风险能力强,这也是生产商今后开拓销售渠道的基础;再次,生产商可以从源头做到稳步经营,依靠制定周年计划做长线生意而非一锤子买卖,这也是生产商的信誉保证。 当然,即便生产商对自身优势能想明白,在行情低迷时仍然感到茫然,今年与生产商交谈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该做些什么?”说得不客气一点,生产商长期依赖经销商变得越来越“懒”,懒得去思考,懒得去开拓渠道,反而责怪经销商不来拿货或抱团砍价。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生产商来说,目前经销商仍是最可依赖的渠道,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生产商可以稳坐钓鱼台,而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其他销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经销商的渠道空白。眼下能做的很多:拓展多元化的销售平台———有的生产商先行一步,试水络平台,效果不错,而眼下热门的电子商务平台,虽存在着品质难稳定、物流不给力等诸多问题,却是将来发展前景最大的领域;花园中心近几年兴起,开拓家庭消费市场潜能很大,生产商可以在此直面终端消费群体。具体来说,在货源积压时,可不可以拿出一部分送给周边的加油站?具有实力的生产商能不能租辆车装满盆花,开到居民集散地摆摊设点? 销售渠道的开拓需要尝试,需要行动,同时也需要决心。经销商等得起,但生产商等不起,温室内堆积的盆花需要走货,种苗商拿着订单催促进苗,生产商必须丢掉“等”字,马上行动起来。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中国花卉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摘编。 :投稿地址(请先阅读投稿须知)↓ E-mail:xiuyi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