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人用心做菜——记广东厨委会理事陈*生
“用心”,是采访陈*生时,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陈*生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采访过程中,他的沉默,他的笑声,或者他的三言两语,总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用心思考,用心回答。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或许只有一道道菜,才是他的“语言”,盛在盘子里,摆在桌子上,我们才能明白和感受他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精彩;而通往他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些菜,在筷子的作用下,用嘴到胃的距离,丈量他的厨艺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
和别人选择当厨师不同,陈*生是因为看见很多同学从事这一行,在同学的耳濡目染下,渐渐对厨师感兴趣了。最终,陈*生选择了伴随自己一生的职业——厨师。做厨师要从学徒开始,也就是从打杂开始。
开业于1961年的东方宾馆,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五星级酒店,也是陈*生学徒生涯的起点。陈*生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俗话说:“怕热不要进厨房。”陈*生顶着厨房的高温,埋头苦干。虽然学徒的工作很杂很累,但是用心的陈*生,总是会在工作间隙,特别留心师傅是如何做菜的。师傅见他勤奋好学,也会用心教他。师傅的一刀一切,火候的拿捏分寸,陈*生都会铭记于心。
陈*生说:“当时在厨房,主要是学面点,一边学,一边吃。跟厨房的很多同事一起做,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很多,除了面点之外,我还学到了鲍鱼、鱼翅的做法。正是这段学徒生涯,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透过这句朴实的话,我们能够想象当时陈*生在厨房里艰辛打拼的岁月。
1993年,陈*生结束了在东方宾馆的学徒生涯,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深圳市食通天海鲜酒楼,当上了主管。一般来说,学徒生涯结束之后,便是进入某个酒店当厨师,还没有资格和本事从事管理职位。陈*生能够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学徒生涯一结束,就当上一家酒楼的主管,除了他的厨艺之外,必有比其他厨师天资聪颖之处。但是,当问及他“相比于其他厨师,你有什么优势时”,陈*生沉默了很久,没有回答。从他的沉默中,我们可以知道陈*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
用心做人,是成功的关键
做人是一门学问,但是所有的学问,都离不开两个字:用心。
因厨师职业的缘故,陈*生一年四季在外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陈*生先后在深圳、广州、沈阳、天津等地的高级酒店工作过,他说一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所以每次回家,都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说起孩子时,陈*生的声音突然变得很低沉,心间似乎涌出一股无限的愧疚之情,他说:“虽然孩子表面上没有对我抱怨过,但是我知道,他心里肯定在抱怨我。”尽管如此,家人对他还是支持的,否则,陈*生也不会继续在外地工作了。
但对于友情,陈*生无愧于心。陈*生说:“我的爱好之一,就是和朋友聊天。”也许就是这份聊天,排遣了陈*生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孤独,同时,也增加了他和朋友、同事之间的友情。可以肯定的是,一直以来,陈*生的人缘很好,朋友对他的帮助很大。他说:“用心做人!用心做菜!”一个去用心交朋友的人,自然会得到朋友对他的真心。陈*生能有今天的成功,也与他用心做人不无关系。
用心做菜,生活乐在其中
说到做菜,陈*生一改沉默,变得十分健谈。陈*生最拿手的菜是靓汁澳洲鲍鱼刺身和养生黑糯米汁官燕。在他心里,做菜就像和好朋友聊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也许这就是厨师的本色,更是陈*生沉浸其中的乐趣。他把做菜和做人结合在一起,做人贵在用心,做菜亦是如此。所以,陈*生的菜,都是有感情的。
在和朋友聊天时,陈*生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做菜,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和厨艺心得。陈*生说:“聊天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和朋友探讨又有什么新菜品面世了,如何研究创新菜,市场上有什么好的原材料。”
除了和朋友聊天探讨做菜的学问之外,陈*生还会去上找资料充电,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新菜品做法。他说:“现在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们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否则不进则退!”
陈*生在研究做菜的同时,还不忘记研究市场,研究消费人群的消费方式等。他发现,现在富裕的人,以糖尿病、血糖高等人群居多,这些人更注重健康的消费方式。陈*生针对这些消费人群,就会用心去研究健康的菜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陈*生来说,做菜要用心,还要与时俱进。一个好厨师,不仅要做菜好吃,还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而占领市场。
面对未来,陈*生希望将厨艺发扬光大。尽管前面的路,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但是,诚如陈*生所说:“只要用心去做,会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