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纹个米老鼠”!这样的段子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除了搞笑的米老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就是道教传说中守卫四方的上古四大神兽。这四大神兽不但在各种经典中常见,在文艺作品中也多有提及。
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又称四象,是汉族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在汉族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在道教兴起、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人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配上颜色,每种颜色又配上一只神兽。这四大神兽分别代表了风水布局四方的二十八星宿。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里更是记录了这四大神兽的名字:青龙孟章,白虎监兵,朱雀陵光,玄武执明。
吐雾变敖龙,巨吼动三疆;玄毛化百灵,八卦潜坤乾。今天,古典君就用四首排律,和朋友们说一说这四大神兽。——皛玊题记
《五言排律·青龙》文/皛玊
凌霄跃入空,瑞首谓之崇。
鹿角鳌身映,螭头摆尾中。
兴云喷焰火,吐雾变敖龙。
擎柱楹庭宇,雕梁刻颂功。
穿山腾北海,破壁去东宫。
颔下衔珠瑞,灵前触目瞳。
响水搏泥怪,溪潭斗孽汹。
骇闻如讹道,惊诡瞥波红。
且荡三疆柳,还摧五岳松。
通灵施法术,得道化仙翁。
开辟晴天日,八方可运风。
在中国,龙是神物,至高无上,是皇帝的象征。龙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属木,也因木色青,故称青龙。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首如麒麟、尾同鲤鱼、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爪五只、相貌威武。在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青龙孟章神君象征四象中的少阳,四季里的春季,故有推陈出新,焕发生机之意。在传说中,龙头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五言排律·白虎》文/皛玊
混沌透天芒,纳士授西方。
噬食吞鬼魅,镇日卦阴阳。
如狱神威现,福音浩荡苍。
金光夸五色,巨吼动三疆。
指引铜头战,步移铁臂荒。
四蹄开恶阵,双翼会腥煌。
沃野擎云碎,灵山挑雾茫。
归尊排次首,列宿曜名长。
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白虎的外形在晋《中兴征祥》这样描述的: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白虎监兵神君是战神、杀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多种神力。在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代表西方,同时,西方五行属金,色为白,所以称为白虎。
《五言排律·朱雀》文/皛玊
避风形火命,烈焰沌焚生。
幻羽催伸力,玄毛化百灵。
朝鸣昆降影,夕饮醴翔行。
洞彻聆天地,观详透日明。
啄鸿诛厚盾,抖铁镇群星。
智破七星阵,雄降八鬼惊。
金光堪斗现,紫气尚珍擎。
元气呈施语,悬魂孕北溟。
四圣扬坤握,临尘勋载兴。
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朱雀的外形,在《山海经·南次二经》记载中说,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朱鸟”。朱雀的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龙象征着至阳,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成为纯阴的代表了。两者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古典君作为满洲人(满族的正规叫法),关于始袓的传说就是和仙女吞食玄鸟卵有关的。
《五言排律·玄武》文/皛玊
远古承天地,洪荒几百年。
青鳞吞叱煞,红焰吐旗烟。
硬骨非俗物,修身已成仙。
五行藏日色,八卦潜坤乾。
执掌星宫位,临衡玉阙磐。
蛇拖迁巨盾,龟鼎涉极山。
前世封丞相,今朝列位班。
驼云驱瘴气,趋水聚真元。
异斩出头怪,伏诛噬角奸。
名垂皆榜授,太乙赐名衔。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方位是北,后,代表冬季。为北方水神,兼具有长生不老的象征含意。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冥间亦在北方,故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间问卜,因此玄武有别于其它三灵,被称为“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其他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就成了又天玄女。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宋真宗年间建了中国最早的真武庙,并赐名“祥”。
严格的说,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不是笼统的前后左右。
关于古代四大神兽,你还知道哪些典故和传说,欢迎您的留言!
文中使用部分图片和文字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