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花维竺)12月8日,贵州省第七届春晖行动表彰会在贵阳举行。
会议指出,春晖行动从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18个年头。十八年来,春晖行动守住了“根”,有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忘桑梓、饮水思源、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拓展了“面”,极大拓展了行动的内涵和外延,成为贵州共青团的一张靓丽名片;结下了“果”,为贵州开创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贵州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贵州青年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榜样人物为力量,以春晖行动为载体,勇挑重担、奋勇争先,在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会上宣读《关于表彰第七届优秀春晖使者、春晖行动工作先进个人、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春晖行动贡献奖的决定》,马永等名优秀春晖使者,万钰等50名春晖行动工作先进个人,共青团遵义市委等20个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贵州大医众康投资有限公司等18个春晖行动贡献奖单位受到表彰。
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马凯,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省精神文明办主任、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张玉广,团省委书记史麒麟、贵州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刘德忠为第七届春晖行动先进集体、春晖行动贡献奖代表颁发证书和奖牌;团省委副书记李剑、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德华、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解燕为第七届优秀春晖使者、春晖行动先进个人代表颁发证书;团省委副书记杨德智主持表彰会。
“乡愁是一条风筝线,始终牵系着游子心。我深爱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亲人。”第六届优秀春晖使者代表张诚,走出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大山,通过打拼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将家乡的红薯做成了大产业,带动乡亲一起发展。“春晖行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的宗旨是我的心灵归宿,春晖使者‘情牵故土、回报桑梓’的奉献精神是我的心灵之光。”张诚说。
“求学不是为了摆脱家乡,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90后青年张习勇是第七届优秀春晖使者代表,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挂多村,运用所学的“菌草技术”和“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种植巨菌草,建起生态猪舍,用生物科技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张习勇说:“我要努力把菌草发展成乡亲们的‘致富草’‘幸福草’,实现我寸草报春晖,反哺故土亲人的梦想。”
表彰会上,贵州贵酒·梦想计划”希望工程、春晖助学公益项目宣布启动,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太松表示:“此次捐赠共计万元,并将逐年增加资助名额和捐赠资金。“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真正让受助学子在大学期间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潜心钻研,将来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据悉,该项目由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和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从年开始,贵州贵酒集团每年资助50名以上品学兼优、家庭困难、被、全日制大学录取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大学四年学费和生活补助,并将对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和博士的受助学生进行持续资助。
会上,包括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在内的9名专家学者被礼聘为省级“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林占熺教授发来视频感言,欣然接受礼聘,表示将积极发挥智库专家作用,指导运用好菌草技术,助力贵州现代农业发展。
据悉,春晖行动是共青团贵州省委年根据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感人意境创意发起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动员情牵贵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