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是时候了解一下乘风
TUhjnbcbe - 2025/2/28 16:55:00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最近,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掀起了一股热浪,“乘风破浪”一词也火出了圈,但是今天并不想给大家讲“乘风破浪”的人生道理,而是要给大家讲讲真正的乘风破浪——“乘风破浪”的中国。

今天是中国航海日,古代人是如何“乘风破浪”的?在茫茫大海中,人们依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确保“破浪”航线的精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航海活动?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回顾一下中国的“乘风破浪”史吧!

用木船追逐风浪的中国古人

谁说只有大船才可以乘风破浪,果敢的古代中国人,用小木船一样追逐风浪。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乘木船追逐海上的风浪。在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和石斧“刳木成舟,剡木为楫”,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简单的导航知识,开始海上远行。

木筏,图片来源论文《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作者:李硕

从树叶造型到独木舟造型,图片来源论文《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作者:李硕

到了商代,造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出现木板船,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派人乘船追捕自海上逃亡的奴隶就使用了这种木板船。

秦汉时期,海船逐步大型化,人们初步掌握了驶风技术,航海活动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洋,从国内走向国外,这个时期也是我国造船史的第一个高峰期。

秦代徐福乘风破浪采“仙药”

秦统一后,极力发展交通,根据文献分析,秦时期的江海船舶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准,秦始皇曾航海于长江、黄海、渤海和山东半岛。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秦始皇派徐福东渡事件。

徐福东渡事件缘于秦始皇出巡在泰山封禅刻石,后又去到渤海边登上芝罘岛,一眼望去,海上有岛屿若隐若现,秦始皇很感兴趣。

这本是海市蜃楼景象,但徐福就看到了机会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眼见为实,在虚幻的岛屿的诱惑下,秦始皇心动了,于是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上演了蓬莱版的“三顾茅庐”,可是最后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是秦代徐福乘风破浪去采“仙药”的故事了,虽然史籍对秦朝徐福东渡记载不是很详细,但不可否认这是中日海交史上重大事件。

造船业的发展下的航海发展

如果早期人们借助着木船只能在近海乘乘小风破破浪,那么从秦汉开始,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大力发展,中国古人已经可以用更加专业的船只进行远洋的乘风破浪航海活动了。

汉代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统一沿海地区,建立近海与远洋联系,竭力发展造船业,建立强大的水师团队,进行了七次巡海航行活动,先后还开辟了三条重要航线。

汉代的楼船,图片来源《武经总要》

汉代的斗舰,图片来源《武经总要》

三国时期,我国的航海盛极一时,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从渤海到南海的海上航路完全开通,向东拓展到日本,向北至朝鲜,向西远达印度洋,当时大规模航海次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大,造船业之先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宋元时期,宋人在隋、唐航海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航海活动,把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在当时的社会重大需求、科技的全面发展以及历代航海技术的广泛积累等诸多因素的强力刺激与推动下,产生了质的飞跃,以先进的磁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娴熟的季风航海技术与远洋技术为科技背景。

宋代已从“原始航海“时期进入“定量航海“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罗盘、牵星术和水密隔舱等技术应用于航海。

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

牵星术是一种利用天文状况进行侧位的航海技术,即在船上利用牵星板来观察某一星辰的高度,借以确定船只所在的地理位置。

图片来源网络

水密隔舱一种提升船舶安全性的造船设计和技术,指的是能将船体区分成许多个船舱,使各舱室互不相通的“防水壁”。

图片来源网络

在海上“披荆斩棘”的郑和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从永乐三年(公元年)至宣德八年(公元年),历时28年,组织规模空前的远航船队,在海上“披荆斩棘”七次,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等三十多余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时无与伦比。

郑和通过七次下西洋的探险航行,开辟了海上交通路线,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海上交通网络。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海路线图》

作者:李立雄

郑和乘风破浪下西洋发展了睦邻友好、和平外交政策,与亚非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传播了先进的中国古代文明,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完善了印度洋航路,为我国航海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文化经济交流,郑和远航团队还见到了什么呢?当然是奇珍异兽和奇珍异果了。

其中,郑和见到的奇珍异兽代表当属“麒麟”,史书《瀛涯胜览》中记载:“麒麟前二足高九尺有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张六尺,昂首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左边,牛尾鹿身。”

其实这里的麒麟就是长颈鹿,至于真正的麒麟长什么样,中国古人也是不知道的,所以当永乐年间“榜葛刺国王赛弗丁谴使奉表,献麒麟时”,引起了朝野的轰动。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此前未见过这种动物,所以长颈鹿在当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稀罕”,也因为长颈鹿与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相似,加上“麒麟”的外语发音接近,所以古人觉得,叫这种脖子老长的动物为“麒麟”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奇珍异兽,你肯定想不到有一种水果竟然也跟郑和有关,那就是“臭名远扬”的榴莲。

当时,郑和率领的航海舰队意外登陆在一个盛产榴莲的小镇,原著居民用当地特产榴莲来招待他们,郑和一行人品尝后对榴莲赞不绝口,但由于榴莲产量有限,当地没有多余的榴莲能让郑和带走,所以当时郑和将这种口味独特的水果命名为“留恋”,后来才被人们改名为“榴莲”,可以说,郑和一行人是中国第一批吃榴莲的人了。

飞速崛起:乘风破浪的中国

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虽然在稳步前进,但却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航海事业才突飞猛进起来。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成绩卓著,年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胜利完成了第二次北极考察。“雪龙号”在北冰洋考察作业航程海里,深入北纬80°开展现场调查,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最北的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

年6月27日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水成功,“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图片来源网络

“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年9月25日,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

图片来源网络

时下,我国海上重器数不胜数,而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蝌蚪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海上重器腾空出世,绘出中国新实力!

审核专家:霍云龙,国家海洋局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

点分享

点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是时候了解一下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