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加倍努力寻找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这种动物非常罕见,被称为“亚洲独角兽”。
亚洲麒麟原名中南大羚,仅分布在东南亚的缅甸和越南;因为从侧边看好像只有一个角,所以又被称为亚洲独角兽。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令人震惊的是,中南大羚直到年在越南的武光自然保护区才被发现,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难以捉摸。
这是一种栖息在森林中的牛,虽然从外表来看和羚羊很相似,然而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它们实际和野牛的关系最接近。
成年的中南大羚,身高超过80厘米,体长1.5米,估计重达kg。
如今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的是,如果他们无法追踪到一只并把它带到一个特殊的地方让它繁殖,那么这种哺乳动物就会灭绝。
尽管在安南山脉(该山脉横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东北部,绵延英里)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巡逻活动,但是偷猎活动仍在继续增加。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生MinhNguyen直言:“成千上万的人使用圈套,森林中的圈套多达数百万个,这意味着大型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的种群无法逃脱,这使得整个安南山脉的生态处在崩溃的边缘”。
没有动物学家曾在野外看到过中南大羚,最近关于它们的踪迹还是在9年前藏在树上的照相机上发现的。
图像显示了它的独特特征,包括像汤普森瞪羚一样的大角和尖锐的白色面部标记。
虽然它具有独角兽的神话般的比例,但它的绰号掩盖了它有两个角的事实。
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非营利组织Saola基金会的专家们不得不在寻找难以捉摸的生物方面发挥创造力,因此已经开始训练狗来追踪中南大羚的气味。
在山上发现的任何疑似中南大羚的样本,如粪便或毛皮,都将进行DNA检测。
如果确认阳性结果,专家可以开始在当地进行搜查。
他们发现的任何生物都将被带到越南中部BchM国家公园(越南政府支持的繁殖中心)。
但是寻找和捕获一个中南大羚只是第一个障碍,因为它必须得保持足够长的生命才能进行繁殖。
鉴于到目前为止所有圈养的中南大羚都已经死亡,人工干预繁衍的前景远未得到保证——一些专家甚至推测这种动物可能无法在圈养条件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