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之所以好看,在于一百单八将的形象深入人心,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几乎都能让人过目不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他们的绰号,应该说梁山好汉的绰号都是很有特点的,比如李逵的“黑旋风”,秦明的“霹雳火”,花荣的“小李广”等等。
整部水浒传中,不光是一百单八将有绰号,其他的英雄人物以及反面角色,也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黄文炳的“黄蜂刺”,还有任原这样的“擎天柱”,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物特点出来。可是,人物众多的情况下,重名不可避免,像是张青就有两位,只不过是两个“青”字不一样,一个是菜园子张青,还有一个是没羽箭张清。
应该说人名相似是比较正常的,可是绰号如果一样,就不太常见了,而在《水浒传》中,有两个绰号出现了重复的现象,这里面有两柄“大刀”,还有两位“天王”——两柄大刀分别是大刀关胜和大刀闻达,两位天王则是托塔天王晁盖以及李天王李成。这个巧合就很有趣了,特别是李成和闻达都是大名府梁中书手下的重要将领,论武艺在书中也算上乘,这样两位实力和影响力兼具的敌方角色,怎么就和梁山“一代头领”(除去王伦不算)和梁山第一虎将的绰号一样了呢?
托塔天王晁盖的来历,大家还是熟悉的,作为东溪村的保正,晁盖独自托起石塔卫东溪村降妖除怪,从此获得了托塔天王的美誉,晁天王也就成了江湖上习惯的亲切称呼,此后智劫生辰纲,最后上梁山,晁天王一直都是水泊梁山的一面旗帜,直到曾头市遇害,天王才成为历史。而大刀关胜更是梁山上的第一虎将,也许他的马上功夫照玉麒麟卢俊义差一些,但是作为关公的后代,五虎大将之首,他的本事比起另外四位是明显技高一筹的,因此“大刀”的绰号,虽然略显简陋,可正应了那句话,简约不简单,一目了然,大气脱俗。
虽说关胜与晁盖并没有什么交集,可是这样两个有特色的绰号,却跟朝廷上一对武将好搭档重合了,而且他们跟几位梁山上的重要人物还有不少关系,那便是急先锋索超和青面兽杨志,当年索超和杨志在梁中书手下当差时,闻达和李成早已是大名府的重要将领,特别是索超,在归顺梁山以前,跟朝廷的大刀和天王关系还不错。
然而,不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重复的绰号出现,总感觉这不符合水浒传作者的创作才华与水平,据说并非是作者施耐庵的本意,毕竟《水浒传》不是施耐庵凭空编出来的,他是结合了无数前人的评书话本与杂剧综合整理之后,形成的这部名著,正因如此,按照有些解释,可能早期的大刀关胜是叫“大刀关达”的,而关字的繁体写法,与“闻”字很像,所以在百余年的流传中,大刀关达就以讹传讹成为了大刀闻达,那么为了在梁山上找到关公的影子,所以又出现了“大刀关胜”这个人物,但大刀闻达索性也就留在书中了,至于李成则成了闻达的同伴添头,设定是武功较高,但终归不是什么重要任务,索性套用一个“李天王”了事,也许这就是这二位绰号出现重复的原因吧。
也正因如此,闻达和李成就没有办法成为书中的重要角色,甚至连一个结局都没有交代,只在梁山军队攻打完大名府之后,他们就“蔫儿退”了,再算上征途夭亡的晁盖,这四个绰号相似的角色,最终只有关胜活到了小说的最后,而且还凭借武艺和军功,成为了朝廷重要将领,这也算是施耐庵为满足读者心目中的英雄情结而设定的吧,谁让关胜出身不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