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冬芹文/图
在麒麟区南关有这样一条艺术街区,它以鲜花为主题,街道里店铺林立,有经营鲜花花卉的、有卖绿植盆景的、也有出售各种高档生态微景观的……在这条宁静、雅致而又氛围感十足的街道上逛一圈,你会觉得既养眼又养心。而打造这条艺术街道背后的人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珠江源技能大师”——赵应能。
从工厂工人到花艺技师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
在花艺工作室里见到赵应能时,大家很难把这位相貌平平的男人和鲜花艺术联系在一起,但三个半小时的交谈后,记者不禁在心里感叹:这真的是一位如兰花般柔和娴静的花艺师。而当记者说起自己对他的第一感受时,赵应能爽朗地笑起来,他自嘲道:“我当兵的时候大家也质疑我个子小小的能干什么,后来转业退伍也想着自己个子小能干什么。但事实上,我这个样貌个头没影响我爱折腾的劲头。”确实,这位自认为个头小的男人在曲靖鲜花市场掀起了一场大风浪,鲜花花束、婚庆装饰改革由他拉开大幕,曲靖花艺全行业的经营模式焕然一新。
说起自己的事业生涯,赵应能有说不完的故事。最初的他是一名医生,刚从学校出来,当时已经是村医的父亲认为他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赵应能在父亲的安排下跟随父亲学医后开了一家诊所给乡亲们看病。当时,一个村里就这么一家诊所,赵应能和父亲一天到晚看病人,生活十分烦累。从长远考虑,赵应能没有把村医这个职业持续太久。年,赵应能决定入伍当兵,最初的愿望是能有机会在部队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一名军医。然而入伍后,他成为一名汽修工。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他很快在自己的领域有了一番作为,加之还有点文学爱好,也写得一手好字,入伍一年后,赵应能又从汽修工转为部队文书。三年退伍后,赵应能回到老家富源县,正值当地交警大队招收辅警,四年的辅警生活让赵应能觉得不踏实,按他的话说自己还是要想办法端上国家的铁饭碗,随后通过努力赵应能如愿进入到沾益白水铝厂。工作几年后,赵应能的工资待遇已经十分不错,本想着自己就要这样安稳过一生了,但一次去亲戚家的拜访又一次让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
在自己工作生活都比较顺意的时候,一年中秋节赵应能去昆明找堂哥,本想着去闲逛两天,但正是这一次拜访再次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让自己的心有了归宿。
赵应能的堂哥从事花卉软装生意,当亲眼看着堂哥用几个扫把和拖把作为原材料,加上一些鲜花装饰就做出一个中秋元素的装饰品,赵应能觉得很神奇,在了解成本和卖价后,赵应能更是咂舌。跟着表哥一段时间后,赵应能每天在鲜花世界里兜兜转转,他决定要做鲜花花艺工作。
曲靖花艺改革一条艰难而心酸的路
从高工资、高职务退下来后,顶着家人的责备和不解,赵应能去当了一名花艺界的小学徒,但在这条路上,他显示出从未有过的认真和执着。为了学习鲜花花艺,他多次到外地学习。年,他来到曲靖从事鲜花行业,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水平,他坚持每天到曲靖的大小花店调研、学习、探讨行业现状,多天,无论严寒酷暑他从没放弃。
为了改变传统插花理念,赵应能免费将自己所学的东西一点点教给同行,同时自掏腰包组织昆明的花艺师以及花束包装纸厂家到曲靖交流学习。用他的话说,那时候太难了,自己像一个“骗子”,两头“骗”,直到昆明的花艺师以及一些高端花束装饰品公司到曲靖和当地的鲜花同行们交流后,大家似乎逐渐了解了赵应能的良苦用心。同行们没有花费一分钱,但学习到了很多花艺知识,得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大家的生意一下火爆了起来。尤其是赵应能把传统、厚重且保存期极短的“花泥式花束”改良成新潮、简约且鲜花期长的“手扎式花束”后,他带领行业界掀起了一股“韩式手扎花束”热潮,轻便、简约又好看的手扎花束让曲靖鲜花行业迎来了一个绚烂的春天。现在大家看到的大多花束就是年在赵应能带领下曲靖鲜花界掀起的一股打破传统、开拓创新的热潮后的产物。
不仅是鲜花市场迎来了大改革和创新,这股热潮还吹到了婚庆市场。他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探索并开创婚礼现场前置背景鲜花、婚礼花艺的种种大胆尝试,让他承接的现场布置呈现出了打破传统、不拘一格、赏心悦目的不凡效果。随后,他乘胜追击,号召并带领曲靖鲜花行业推行“中式插花艺术”,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又一次掀起了行业的创新热潮,彻底撼动了行业里“西洋化”的插花理念,让“中国化”的插花理念逐渐成为本地行业主流。他带着大家激励奋进,在城市的小区里、街道上、学校里、机关单位里宣传推广中式插花,让广大市民在花艺的认知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随后的几年里,“少儿花艺课程”“鲜花艺术职业技能大赛”“花艺师技能培训”等等工作让赵应能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赞许。到后来便有了南关鲜花艺术街区的设想,为的是能让同行业迎来更好的发展,而这样一条颇具艺术美感的街道也能让城市更加美丽。
一种期待在曲靖花艺界创造更多可能
走在这条鲜花街道上,每家每户都认识赵应能,无论是在门口闲聊的,还是在店里忙着的,看到赵应能他们都会亲切地喊一声:“赵老师,你来了”。
赵应能感叹,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各个花店的经营都不理想,行业内人员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大家能有信心、有耐心,他又一次带领第一届“鲜花艺术职业技能大赛”筛选出的前三名及自己的团队到曲靖市各地推行“送技到店”,去每一家花店挨家挨户地免费教授花艺技能。他就一个初心——鲜花行业的花艺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个艰难时期提高技能,因为精湛的手艺才是一个花艺师生存的根本。在教授技术的同时,他还不断给大家加油打气,宣传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他以自己的诚心、耐心和温暖,让这个行业有了“主心骨”,让这个行业能撑过寒冬迎接未来。
作为曲靖市婚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赵应能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珠江源技能大师”“麒麟区委联系专家”等,但赵应能说,这只是自己这几年来的一个收获。在未来,他希望能让行业里的花农和市场更好地结合,能让更多的人学习插花艺术,甚至能让插花艺术走进孩子们的课堂。他期待能在曲靖花艺界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