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均负债超13万中国人没钱了老百姓
TUhjnbcbe - 2025/5/27 17:40:00

文:林萧

近些年,西方的消费主义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很多年轻人都是消费主义的忠实粉丝。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后,由于可以借到钱的渠道增多,不少人都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其实早些年,中国人是非常喜欢存钱的。无论收入高低,不少国人都会在减去日常开支的情况下,尽可能省出一部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欧美居民则不同,他们讲究“今宵有酒今宵醉”,这个月的工资绝不留到下个月。

正因如此,多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是全球最高。但是近些年,受到外来消费主义的影响,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也开始不断下降。例如年的时候,我国的居民储蓄率超过了50%。同一年,美国的储蓄率只有8.9%。但是到了年,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已经下降到了45%。虽然这一水平仍然是世界第一,但其释放的信号是很明显的,例如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就对这一情况表达了担忧。

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是储蓄率降低,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反而可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储蓄率过高,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储蓄率过高,意味着居民“不敢”消费,或者消费能力较弱。试想,如果大家都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消费,那么经济发展肯定会很缓慢。现在,我国的居民储蓄率降低,说明大家的钱都花了出去,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在于,储蓄率下降的同时,我国的居民负债率也一路走高。据了解,目前我国居民的总负债额已经超过了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截止到年末,我国的总人口超过了14亿人。平均下来,就是每个人负债超13万元,堪称“全民负债”。即便去除那些没有负债能力的老人、孩子,负债人数也不在少数,起码一个家庭里,就有一个成员负债。别的不说,很多年轻人都有使用花呗、借呗、信用卡等信贷产品的习惯。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其实也提出了质疑,说我国从一个“储蓄大国”变成了“负债大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换言之,老百姓的钱都花哪去了?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物质充足

我们前面说过,早些年中国人很喜欢存钱。其实现在想来,也不一定是那个时候的国人有多喜欢存钱,而是钱“花不出去”。早些年,由于经济发展有限,各种物资的供应都比较匮乏。简单点来说,就是你有钱都不一定能花出去。老一辈人应该都知道,早些年想要买东西,单有钱是不行的,还需要各种“票”,例如买粮食要有“粮票”,买肉要有“肉票”等等。

但现在不一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种物质的供应十分充足。普通物品咱们就不说了,单单是奢侈品,中国人的消费量就占到了全球奢侈品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花钱的地方多了,能存下的钱自然就少了。所以说,有时候储蓄率下降,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例如有的家庭虽然存款不多,但是有车有房,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简单点来说,就是把现金换成了各种自己想要的商品。

二:房子的价格比较高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房子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成,甚至是8成。举个例子,张三的财产一共有万元,其中名下一套房子的价值就占了70万元。由此可见,大部分家庭都把“现金”换成了房子。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家庭都是贷款买的房子。为了买房,不仅掏空了全家人的积蓄,还要背负上二三十年的房贷。

三:年轻人过度消费

当下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精致生活”,不惜从各种渠道借钱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久而久之,就开始深陷债务泥潭。以90后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90后人均负债已经超过了12万元。但是另一方面,很多90后并没有买车买房,也没有创业,这是单纯的把这些钱给花掉了。

综上所述,国人负债率上升,储蓄率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抵制无外乎过度消费、房价太高、物质充足等几个原因。那么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系麒麟说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均负债超13万中国人没钱了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