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8日,我校初三年级6个班共位同学来到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完成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颐和园是我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长廊名著导读”的游学活动以古代园艺建筑知识、清代末年历史和集中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长廊彩画为主要学习载体,使学生置身于绘有四大名著故事的长廊中,通过现场讲解、材料阅读、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学习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通过学习鉴赏楹联匾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以达到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目标。
活动从上午9点开始,12点钟结束。当天春光明媚,位同学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坐车来到颐和园的北宫门,并分成10个小组,由专业讲解老师陪伴、指导,展开了时长为3个小时充实又有趣的“游学活动”。
一、殿堂煌煌,庭院深深
在北京市,有非常著名的“三山五园”景观一说——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以及圆明园和畅春园,是北京西郊一代的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而颐和园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园子。其中,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余间,园中的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引人入胜。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同学们由宫门而入,通过曲径通幽的小路,面对雕廊画壁的宫殿,立刻如同穿越一般,仿佛回到了年前的清朝,感受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回到历史场景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在仁寿殿,一尊器宇轩昂古代青铜兽像引起了同学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