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头条麒麟集,我们不灭的记忆
TUhjnbcbe - 2020/12/29 13:31:00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
“麒麟桥”,突然有一个词充塞了我。这是我孩提时代最想去的地方,母亲常常为了鼓励我读书进步,就说下集带我去麒麟桥。
  麒麟桥大概是有的,它是这个集镇得名的渊源。关于“麒麟送子”的传说,很多人已经说不全了,至少在我这一代人之中。这些是否重要呢?在这样的功利社会,人们只关心“钱”途坦荡。那么我——最不愿意站在那三尺讲台之上。我并不是在乎教师待遇如何的低,而是因为现在的教学体系让教师有愧于“教师”的称谓。当年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强制实行奴化教育,意在腐化思想。而今天,我们的教材到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国历史》!即便有了又显得它的重要吗?
  当然,这不能够影响麒麟桥埠集的繁荣。麒麟位于枞桐庐三县交界处,自清代形成“三、六、九”集市,已有百年历史并且闻名省内外。旧时有人形容说是“万人云集、千货成交”,是三县人们物资交易的重要场所。逢赶集日,方圆几十公里的乡民约摸黎明时分起床,简单的伺弄一下自己的肚皮,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物品开始赶路。试想:东村的,河口的,前前后后走到一条道上向着麒麟去;西村的,山坳的,老老少少走到一条道上向着麒麟去……踩着天边刚刚拉开的一丝光亮,说说笑笑,纯朴就是这般模样。
  我小时候学习还不赖,所以凭奖励也获得了不少的赶集的机会。但在印象深处,是一次姑妈带着去赶集的情形。还是春季,天已经见亮,我们也快到集镇了。我却不小心踩空掉到水沟里,全身上下湿透,有点冷。同行的村民让姑妈带着我转去。那时姑妈还是十八、九岁的姑娘,脸一急就红了,最像朝阳的红。她显然是预计好要采购什么的,不想回去,我也一样不想回去。于是我们退到后头的一个僻静处,姑妈让我脱下湿衣裳,她也解开外套的衣扣,将里面圆筒形的衫子脱下,给我套上。那是件粉红色的裳子,成为我的裙褶,我一丁点儿的冷也感觉不到。我们依然赶了集。或许姑妈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我深刻地回味起来,以为人生只要有目标,总是可以抵达的。
  过去的麒麟集市已经定格在老照片里。现在的雨水酸性太重了,让房屋和街道都不同程度的硬化和发酵。吴裁缝是老街的唯一痕迹?好像余铁匠的铺子也失却了当初的模样!还记得有家茶馆,一些老人还常在赶集时,聚到一块,抽点正宗的*烟,泡上粗糙的茶水,耍那“三打一”。“三打一”也许太简单了,我们年轻人现在玩的是两副牌,这是在比照社会的进步,还是复杂?


  所以我特地转到了小山。小山在麒麟的西南一隅,背后有一口清澈的池塘。山上有座静静的白衣庵掩隐在绿树之间。庵中时有寥寥青烟浮出,伴着清脆的击罄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正是“烟似偶影,模样既成菩提;水如明镜,清光照彻麒麟”。麒麟到处是浮图,集市固然热闹,但谁能否认相当部分的人为着心中的图腾而来而去?

(刘忠/文 陈家大屋/图)

(责任编辑 汤文)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条麒麟集,我们不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