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全体京汉家人们:
春节将至,首先祝亲爱的同学们,新春快乐!
有了你们,京汉校园里的每一处空间都充满着欢声笑语、灿烂阳光;有了你们,生命才是如此的意义非凡、快乐感动。
你们快乐成长的每一天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你们茁壮成长的每一刻是老师们幸福的源点。
还要向全体家长朋友们真挚的道一声:感谢!
感谢你们在这一年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在这一年里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感谢你们在这一年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理解、支持与认可,使我们对工作更加充满希望、充满动力。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继续与爱同行,携手并肩,共同陪着孩子快乐成长,共创美好明天!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恩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正因为有了你们的团结协作、积极奋进、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才让年成为一个难忘的丰收年!
新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京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做有光芒的教师,有情怀的教育追梦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块大粘糕。”唱着喜气洋洋的歌谣,又一个新年向我们走来啦!贴春联、放鞭炮、办年货……每个春节民俗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年味儿。其实,春节更是一个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享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好机会。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什么是过年,孩子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一、“过年”的由来
年兽传说
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奇怪的野兽,其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和毁坏田园,闹得人心惶惶,人人惧怕。
当时,有些比较聪明勇敢的人,想出了一个巧妙之计:在院子架起木柴堆,大门外摆着桌子,桌上放上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酒等等。那个叫“年”的怪兽看见猪头、羊头等之后,立即赶来,张开血盆大口,想饱餐一顿。人们看见怪兽来了,马上点燃柴堆,敲起锣鼓,大放鞭炮,顿时火光冲天,锣鼓、鞭炮响声不绝,把怪兽吓得落荒而逃。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过年”的习俗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
“小年”也叫祭灶节,是老百姓祭灶神的日子。
除夕——大年三十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被称为“大年夜”,农历的十二月一般有三十天,所以除夕也叫“大年三十”。
春节——正月初一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元宵节——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汉文帝就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春节习俗小问号
1.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发红包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同音,当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祸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也称为厌胜钱,当时的压岁钱是一种币状辟邪品,有的正面有文字吉祥语,背面各种寓意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麒麟等等。
过年的时候压岁钱是由家长用红纸或红包包住给孩子的钱。另外压岁钱可以当面给小孩,也可以在除夕夜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到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孩童们在春节期间对压岁钱的期待,以及他们用压岁钱买小物件的欢喜心情。
2.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
福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屋门、门楣、盆栽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幸福、福气、福运等,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也是家家户户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和祈祷。更有把“福”字倒贴,取读音“福”到(倒)了,更体现了民间对“福”的向往和祝愿。
3.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放鞭炮
关于放鞭炮的传说则是关于驱赶恶兽“年”,因为“年”每年除夕都会到村子伤害村民牲畜,为了躲避其伤害,人们都会在除夕当天宰杀猪羊供奉它,让它饱腹不再伤害人畜和毁坏庄稼。一年村民忘了供奉,“年”则到村里大肆破坏撒野,人们躲避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竹楼起火,并烧得“噼噼啪啪”,吓得“年”逃回森林,于是每年村民都在正月烧鞭炮把“年”吓走,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习俗流传下来了。
4.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对联
贴春联的传说和恶兽“年”也是有关的,据说“年”害怕红色,人们便在门的两旁贴上一对红纸,吓跑“年”,让它不再踏足村里,由此过年贴对联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变成了闹春节的一大特色。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两旁贴上大红春联,增添了春节红红火火喜庆的气氛和春节的喜悦。春联上的话更是表达了家家户户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寄托了家家户户诚挚的祝福和希望。
三、石家庄的年俗
石家庄
从小年到除夕期间“赶乱岁”
北方民谣自古流传下来的仍有“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这一天,许多农村人家仍在供奉灶神,民间依然要吃糖瓜,只是原来用做娱神的供品,现在改为娱人的节令美食了,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像糖瓜一样甜蜜。
石家庄一带还有个说法: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灶王爷”不在家。从前,老百姓认为这段时间没有神明“监管”,可以肆意狂欢,于是开始“赶乱岁”,操办结婚等活动。其实,这就是趁着庭院打扫干净、食物准备丰盛,而且处于农闲这段时间,把人生大事办了。
此外,一些平时有“过节儿”的人,也要趁这段时间赶紧“修好”,去对方家里走访一下,看人家正忙活计,就给人家搭把手,或送人家一篮子自己蒸的馒头、豆包。一定不要把不愉快带到下一年。
四、“过年”的礼仪
学好中国礼仪过好中国新年
做人先学礼,以礼行天下。敲黑板,划重点咯!
拜年礼仪
爸爸妈妈们可以事先教会孩子用手势打招呼:抱拳作揖以及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紧,并前后摇动。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手腕不要挨着,并前后摇动。
在祝福语方面,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和祝辞。
红包礼仪
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做,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孩子的手,双手接过红包,然后带着孩子一起说“谢谢”。
家长要事前跟孩子们说好,接过红包,千万不能当着客人面拆开,这样做是没有礼貌的。最好的做法是马上把红包放到爸爸妈妈的袋子或自己的袋子里。
餐桌礼仪
吃饭坐座位和开始吃饭时,应长幼有序,长者先,幼者后。孩子要自己吃饭,夹到碗里的饭菜要吃完,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而且吃饭之前,家长要教育孩子:“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可以哦!”
做客礼仪
家长在拜年之前应提前电话预约并准时到达。来到拜年家庭门前先轻轻敲门,若是门铃只按一次即可。
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进到亲戚家里,坐姿规范,提前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
待客礼仪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待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客人来了,用"请"的手势把客人请进门,并请客人坐下,双手递茶给客人喝,同时说"请喝茶"等等。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悠悠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新春佳节,阖家团聚、走亲访友正是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和老规矩的大好时机。
走过崎岖,方知平坦之好;经历风雨,更觉彩虹之美。难忘记,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年,被最美逆行者和抗疫英雄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守护生命健康。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京汉学校全体师生向每一位仍旧或曾经奋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致敬,向白衣天使致敬,向志愿者致敬,向所有同心抗疫的伟大中国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我们坚信,有*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全民万众一心的迎难而上,这场震撼历史的斗争,必然留下震撼历史的篇章!
最后,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新年添新景,佳节报佳音。事业有成,学业进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