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万家高新企业1千个应用场景22个硅
TUhjnbcbe - 2021/3/19 2:22:00

南京“十四五”创新发展

有了新目标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未来五年

南京要聚力建设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加快形成

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

1月29日,市委创新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四部门联合接受采访,透露“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建设路径。

自年起,南京把创新驱动作为新时期的核心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不仅有力支撑了全市高质量发展,也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创新指标数据跑出“南京加速度”。

步入“十四五”时期,南京将继续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与时俱进谋创新、持之以恒抓创新、全力以赴推创新,围绕创新久久为功,聚力再出发。

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建成1—2个世界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4.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八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达90%以上,力争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走深走实再上新台阶。

1

在原始创新上

除“一室一中心”外,将瞄准综合交通、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基础设施。

2

在产业创新上

重点培育40家世界一流水平新研机构,全面提升研发、转化、孵化效益;发布个应用场景,为科技产品、科技企业提供强大需求牵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涌现和迭代升级。

3

在创新生态上

推出紫金山英才卡,实施人才安居保障提速计划,多措并举筹集人才住房,创新人才安居模式,到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住房12万套。

摄影:张健

如何将美好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两万家

培育引进一批“链主式”企业

创新看点

今年1月,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的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芯华章成立于年3月,致力于提供新一代EDA智能工业软件和系统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助力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云服务和超级计算等多领域提供自主研发、安全可靠解决方案与服务。

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通讯员蔡汉青南报融媒体记者崔晓摄

“目前,国内EDA公司自主创新实现了一定突破,但在芯片验证环节仍是空白。芯片验证在整个芯片设计的流程中占据过半的工作量,验证系统和解决方案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公司负责人介绍,芯华章集结多位世界尖端研发人才,其核心技术研发、运营和营销团队,悉数来自国际领先EDA企业,已推出两款更智能化的EDA2.0赋能芯片创新,让芯片设计更简单、更普惠。公司计划10年内逐步建立完整的高端芯片综合性仿真验证EDA平台,彻底填补国内验证EDA工具的空白。未来,芯华章还将在江北新区设立全国总部,依托中国EDA创新中心,服务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创新解读

市科技局局长

方靖:

面向“十四五”,南京将继续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久久为功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

近年来,南京聚焦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实施了以创新导入为特征的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产业自主可控力。

“十四五”期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达到2万家。以高企培育为关键,实施“科创森林成长计划”,完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策体系。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八条产业链,培育引进一批“链主式”企业,力争年每条产业链拥有10家左右创新能力突出的“链主式”企业。同时,以“链主式”企业为核心,着力营造高黏性、内生型产业生态,推动上下游细分领域重点企业在宁集聚,更大力度鼓励支持核心企业内部创业,加快形成“链主式企业+骨干型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企业雁阵梯队。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新研机构市场化、资本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加速技术源头和产业应用“双向拓展”。

举全市之力

抓创新的共识和合力

创新看点

两年多来,秦淮区全面推进22个硅巷建设,其中,紫云智慧广场即将投入运营,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正紧锣密鼓施工,以OPPO全球研发中心为依托的OPPO至美科技广场正在全力打造,创意东八区的改造已与新工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硅巷源源不断赋予老城发展新动能。年全市硅巷绩效评价中,秦淮区位列第一,成为全市标杆。

秦淮硅巷。图片来源:秦淮发布

“高地价、过于密集的人口、极其有限的可建设空间,决定了老城区不太可能专门划出一片区域来作为新的园区。”秦淮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面向“十四五”,秦淮硅巷将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聚焦空间形象、内涵品质、产业布局、人才引育、孵化器建设、服务优化等质效提升。结合当前秦淮硅巷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在核心区进一步聚焦电子信息、通航产业等主导产业方向,形成以创新型经济、研发型产业、融合型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高地。至“十四五”末,秦淮硅巷将实现新增科创载体万平方米,区域产值超亿元。

创新解读

市委创新办专职副主任

贾尚斌:

未来5年,我们将强化创新委及办公室实体化运作,高效发挥参谋、统筹、协调、执行、督导作用,进一步举全市之力抓创新的共识和合力。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统筹研究创新名城行动计划,坚持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并重,做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工作顶层设计。

南京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最重要的是厚植产业优势,释放转化活力。继续以产业的思维抓创新,把科技作为产业来打造,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增长点。

其中,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上,将围绕南京的“一核三极”,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并进的全域创新格局,推动构建多元科创空间体系。深化高新园区改革,健全“管委会+运营平台”机制,提高运营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引导园区联动发展,力争“十四五”末,进入世界一流园区行列。推动城市硅巷、“”创新社区建设发展,培育产业生态,增强创新孵化功能,打造主城高密度创新综合体和都市型活力中心。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布局建设大学创新港,集聚优势学科、科技研发平台、服务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资源,打造产学研融通创新高地。

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创新看点

作为紫东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麒麟科创园正加速崛起为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高地。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说,一年来,分院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聚打造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创新高地,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以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新园区和国科大南京学院为核心,加快汇聚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其中,南京麒麟科创园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信息高铁”实验平台正加快预研,未来将形成自主技术体系完备、自主开放的综合试验场,为万物智联时代信息设施提供从理论验证、技术开发到创新应用的试验环境支撑。

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已建成全市第一个机器人研发园、全国第一个综合机器人展示体验馆、全国第一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机器人研发基地。通讯员曹秋雯南报融媒体记者崔晓摄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分院将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首位担当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包括加快建设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创新高地,聚焦信息、生命、能源与环境等学科流域,以集中建设“信息高铁试验设施”“开源软件供应链设施”“空间天文探测与运控实验设施”“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疫苗抗体与分子免疫诊断”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为核心,汇聚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与一流高效协同创新,打造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

创新解读

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

王德洋:

今年,发改委将全面推动51个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和个一般专项规划出台。聚焦创新发展,包括推动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紫金山实验室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攻关。

面向“十四五”,市发改委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动创新驱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推动建设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支持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等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南京都市圈创新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建设紫东创新大走廊、G产业创新走廊。

摄影:豆干Sir

创新发布一千个以上重点应用场景

创新看点

鼓楼区幕府山下,幕府创新区正冉冉兴起。这个过去传统概念上的鼓楼铁北地区,约占鼓楼全区的26%,是南京主城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价值区域之一。在南京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背景下,幕府创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跃然纸上。

图片来源:鼓楼微讯

鼓楼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幕府创新区围绕龙头企业精准布局了一批园区载体,正在建设的中能建南京能源科技产业园,将定向招引装备制造和能源工程设计与施工类总部企业;已经建成的中储物流产业园项目,将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集聚区,目前已入驻50多家企业;正在建设的华能滨江总部基地,也确定了冶金、能源、物流、电力等招引方向,并配备了商业、公寓、住宅等功能。片区未来将成为“百亿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区”,以场景驱动作为切入点,践行从“应用带动技术集聚”再到“内容引领发展”的新路径。同时,打造区级大型应用场景,紧抓AI、5G等前沿技术风口,科技引领应用,实现数字服务产业、数字服务生活、数字服务城市的全方位复合式发展,积极推动融入数字经济元素后的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创新解读

市工信局副局长

郭玉宁: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离不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工信局将扎实做好体系构建、自主可控、数字转型、主体培育、要素保障“五件事”。

其中,全面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进一步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发挥“链长”统的作用和“专班”推的效能,确保全市八大产业链年均增长20%左右,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条。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条,聚焦龙头企业壮链,每条产业链培育30家“链主企业”、打造3至5个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发布个以上重点应用场景,支持创新产品市场化推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提升软件支撑能力,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末全产业链规模达到万亿级。

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南京,加油!

-END-

?本文来源于

南京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于

网络

▍近期热门文章

◎南京楼市十大趋势(上)发布:一个周期的终结!

◎南京楼市十大趋势(下):不讲武德的开发商面临考验!

◎年我遇到过最痛苦的三种购房者!

◎7万/㎡的海玥万物,你会买吗?

◎今天,你被售楼处看光了吗?

更独到的楼市评论

更深入的市场解读

长按左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2万家高新企业1千个应用场景22个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