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皇”王佩瑜质疑郭德纲京剧唱的不专业,声称相声带京剧发展之路走不通!
近日,郭德纲的麒麟剧社又上映两场大戏,《封神榜》和《济公活佛》。此消息一公布就受到票友和粉丝们的支持,戏票瞬秒,观众满坑满谷,表演精彩绝伦,演出十分成功!
可是对此现象,素有“小冬皇”美誉的京剧演员王佩瑜却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首先她指出郭德纲的京剧水平不专业,也就称得上顶级票友;另外她说郭德纲唱京剧是想用相声带动京剧的发展,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此言论一出,引来不少网友的热议,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有赞同也有否定。
说郭老师唱的京剧不够专业,这也是事实。
郭老师早年曾为了生计,唱了十年的戏曲,所以唱的京剧也带着河北梆子味,专业人士一听是可以听出来的。所以对于不够专业这一点,郭老师自己也曾表示承认。
但是说郭老师用相声带火京剧之路走不通,大家并不是很赞同。
当年郭老师成立德云社说相声时,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排挤和打压。但最终德云社还是火了起来,并让相声又迎来了重焕生机的春天。
郭老师对相声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戏曲亦然。
他经常在相声里穿插戏曲唱段,又拜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麟童为师,认真学习“麟派”京剧这些都是喜爱戏曲的具体体现。
郭老师还成立了“麒麟剧社”。除了自己亲自披挂上阵,还高薪邀请京剧名角助演,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不仅喜欢相声,对京剧也渐渐产生了兴趣。
郭德纲办麒麟剧社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谁都知道看戏的没有听相声的人多。他这样做主要是想培养京剧的观众群体,先让大家试着接近京剧,渐渐喜欢上这门艺术,然后再一点点传承和发展。
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果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必然会被冷落、遗忘甚至淘汰。多少优秀的传统艺术都已经后继无人了,因为很少有人欣赏,所以也很少有人愿意传承。
现在的人们多数喜欢听歌看影视剧,所以年轻人都喜欢学表演进文艺圈当明星,这样他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和认可,并有更多的名利效益。
京剧是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艺术瑰宝,被誉为“国粹”。但是这些年,听京剧的人、表演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专业人士、资深票友和一些老年观众,京剧的观众圈越来越小,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们国家从不缺少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家,但是曲高和寡,离开了观众的土壤,再美丽的艺术之花也会枯萎,再高大的树木也会干枯。
所以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