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
——汉.《史记·西南夷列传》
这是成语夜郎自大的出处,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就是告诉了我们,远在战国时期,在贵阳这片土地上,就诞生过闻名遐迩的夜郎国。
“惟尔贵州,远在要服。”
——宋.《敕普贵书》
这是宋太宗把贵阳赐名为“贵州”,赏赐给乌蛮首领所说的话。也是“贵州”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从此“贵州”这个名字,贵阳差不多用了宋、元、明三个朝代,足有年之久。
“郡在贵山之阳故名。”
——明.《贵州图经新志》
这是贵阳之名的来历,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贵阳”。由此,贵州才成为省的名字,只不过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依旧会称当时的贵阳为贵州。
黔灵山俯瞰贵阳by换锦花
一个城市的名字,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从而也有了人文史迹呈现的时间线。
怎么样?想不想知道贵阳必“刷”文保名单?欢迎跟着华古贵阳领主与风为友的“足迹”,去看看吧。
古建筑
1、文昌阁和甲秀楼:文昌阁耸立在贵阳古城老东门的城墙之上,它是“九门四阁”之一。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年),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年)重建遗存。
文昌阁by卐卍亗
甲秀楼by老邵
甲秀楼by卐卍亗
2、阳明洞和阳明祠: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居于此洞而得名。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阳明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年),为纪念明王阳明而建。
阳明洞by初哥哥
阳明祠by卐卍亗
3、马头寨古建筑群:主要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
4、贵阳黔明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座全国重点寺庙之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现存山门、影壁、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及客堂、斋堂等建筑。
贵阳黔明寺by卐卍亗
5、乌当来仙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三十四(年)年毁于火,乡人集资重修。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旧时上层供奉奎星,中层供奉文昌,下层供奉观音。
乌当来仙阁by换锦花
6、协天宫:由大殿、戏楼、南北二层楼厢房组成封闭的四合院建筑群。独特之处在于戏楼不分前后台,两面都能演出的戏楼在国内少见,形成了贵州独特的戏楼文化。
协天宫by与风为友
7、文昌阁:始建于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为攒角重楼八角式。是旧时读书人常去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
文昌阁bymr.yk
8、万寿宫:原本是青岩的移民集资而成的八家祠,到了清朝康熙年,成为了江西会馆,后又在嘉庆时期被人改造为道观。雕刻精美,艺术优雅。
万寿宫by妮妮
9、三元宫:始建于清代,是旧时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其主楼明文阁是一幢三层结构的楼阁,每层均有8个翘角,典雅壮观。
三元宫by与风为友
10、后所祖师庙:明代古建筑乌当后所古林寺,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庭院式组合建筑,在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保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后所祖师庙by与风为友
11、贵阳忠烈宫:始建于元代,是为祭奠唐代忠臣南霁云而建。现存建筑均是木制房屋,其屋檐下、屋脊上都有各种雕刻装饰。
贵阳忠烈宫by卐卍亗
12、唐家大院:贵阳三大家族之一唐家的众多宅院中的一座。院子呈四合院,左边一侧被打开,和其他低矮房屋相连。其它三面房屋均为木质结构。
唐家大院by与风为友
13、乌当桥: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贵阳市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其特点是:古老、排洪、实用、美观。
乌当桥by与风为友
14、梯青塔:古塔共7级,封闭式六角锥形。有当时清镇县令李隆萼题写的“塔青”2个大字,欲含“塔势呈梯形,环青山绿水”之意,故取名梯青塔。
梯青塔by换锦花
15、普渡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年),为单孔青石拱平桥。是一座连接古驿道的桥梁,桥身两侧的18根护栏望柱顶端雕刻着形态各异的饰物。
普渡桥by与风为友
16、周渔璜故居:建于清康熙初年的典型贵州民居,现存建筑朝门最有价值,朝门有细致的石雕木雕还有书法手迹。
周渔璜故居by与风为友
古遗址
17、茶马古道: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在贵阳市境内的长坡岭、蜈蚣坡、黑泥哨以及青岩等几个地段,至今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古驿道。
茶马古道(贵州段)-青岩古道.青岩桥
by与风为友
茶马古道(贵州段)-青岩古道.宫詹桥
by与风为友
18、武胜门遗址:明洪武十五年(年)将顺元城(贵阳城原称顺元城,系一土城)改建为石砌城。周围九里,城高二丈二尺,设五门。
武胜门遗址by卐卍亗
19、“青岩教案”遗址:年发生在贵州青岩的一场教案,清末因外国列强利用教会欺压中国人民而引起的外交事件,是我国的第一个教案,震惊中外。
“青岩教案”遗址by与风为友
20、下坝古道:明清时期喇平宣抚司及当地居民集资修建的下坝到省城通道,保存较好。全长5公里,青石与泥土路并存。
下坝古道by与风为友
21、东山寺遗址:东山寺修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清以来为贵阳游览胜地,与弘福寺当时并称为佛教大丛林。现仅存遗址,部分修复,有多处摩崖石刻。
东山寺遗址by与风为友
古墓葬
22、周渔璜墓:原为土堆墓,现修建为石围墓。墓碑风化较为严重,碑首呈“梯”形,篆刻有“佑起后人”四字。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周渔璜墓by与风为友
23、唐氏墓群:贵阳三大家族唐氏的家族墓地,填补贵州省内文史界关于“成山唐氏”学术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实物印证的空白。现存高3米左右土堆圆顶大坟五座。
唐氏墓群by与风为友
24、甲定苗族洞葬:当地苗族的一种丧葬习俗,此葬俗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有两个洞口,洞内大小棺木百余具分上下两层叠放。
甲定苗族洞葬by与风为友
石窟寺及石刻
25、黔灵山摩崖:盘山古道九曲径为赤松和尚于年开辟,沿九曲径而上可到达弘福寺,沿途有众多摩崖石刻,见证了黔灵山的辉煌。
黔灵山摩崖by与风为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
26、息烽集中营旧址:关押革命志士的监狱,在9年间,先后关押多人,被杀害的有多人。杨虎城将*与妻儿曾被囚于此。集中营初设在息烽县城内,后来迁至猫洞和玄天洞。
息烽集中营旧址by荒海君
息烽集中营旧址by荒海君
27、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该校开创于光绪二十七年(年),民国二年(年)更名为达德学校,为贵州省著名的私立学校。
贵阳达德学校旧址by与风为友
28、贵阳虎峰别墅:民国时期贵阳五大名楼之一,也是贵阳五大民国建筑中保护最好的一座。别墅没有华丽的装饰雕刻,各层皆有回廊,回廊上皆有拱券,以整体造型取胜。
贵阳虎峰别墅by与风为友
29、贵阳北天主堂:贵州天主教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教堂。教堂正面是高大牌坊,满布全是彩色的中国画的浮雕,五层阁楼即钟楼。
贵阳北天主堂by老邵
贵阳北天主堂by老邵
30、贵阳鹿冲关天主堂修道院旧址:现存教堂一栋,平房三栋,中为花园,是贵州全省最大的天主教堂。
贵阳鹿冲关天主堂修道院旧址
by与风为友
30、贵阳毛公馆·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毛光翔的官邸,年淞沪会战爆发,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箱文物,南线的80箱运到贵阳曾存放于此。
贵阳毛公馆·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
by与风为友
31、贵阳贵州省银行:楼高4层,为红色砖木结构,是当时贵阳最为现代化的建筑之一,被称为“贵州大楼”。
贵阳贵州省银行by与风为友
32、麒麟洞:抗战期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先后被囚禁在此。旧名白衣庵,本为尼姑修行之地,明代就已为游人所重。
麒麟洞by卐卍亗
33、王伯群故居:贵阳历史上第一栋仿西式建筑,打破了封闭的西南腹地城市贵阳以往的砖、木方建筑史。虽为法式建筑,但在装饰工艺上仍受传统手法影响。
王伯群故居by卐卍亗
王伯群故居by与风为友
34、贵阳师范学院近现代建筑群: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在宝山校区修建的部分教学建筑,核心建筑现为宝山校区办公楼。
贵阳师范学院近现代建筑群by与风为友
35、民国英式别墅:别墅的设计者,是中国著名建筑师陶桂林。为花园式洋房,青砖红瓦,两层楼,四壁开窗。
民国英式别墅by与风为友
说明: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简称国保),红色标题;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简称省保),蓝色标题;市级重点文保单位(简称市保),绿色标题。
本名单的选择仅为作者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照片均来自华古平台,仅为宣传华夏古迹之用,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华古君删除。
作者介绍
与风为友
华古贵阳领主,多年访古爱好者,喜欢石窟和溶洞。
目前,华古平台已经完成贵阳市95个文保,个文保点的标注,感谢贵阳领主与风为友的辛苦付出。其中6处国保(含16个子项)规范完成,29处省保已经标注。
欢迎大家前往留迹,共同完善、丰富贵阳地区资料。
另外,贵阳市的其他文保数据也在逐步完善中,也欢迎大家前往“发现”。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