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到今年中国大陆在8寸晶圆的产能上,将达到全球第一,约占全球的18%左右。
而早几天,也就是7月13日,ICInsights又发报告称,年全球芯片产能排名前五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中国大陆、美国。
在折算成12寸晶圆的产能后,这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的每月产能分别是.8万片,.3万片、.1万片、.4万片、.3万片。
如果按产能占全球的份额来换算,那么占比分别为21.4%、20.4%、15.8%、15.3%、12.6%。
那么问题就来了,每月这么多晶圆产能,换算成芯片,又能够生产多少颗芯片?毕竟很多人对晶圆其实是没有概念的。
我们知道晶圆是圆的,而芯片一般是方的,问题就简单了,那就是一颗晶圆切割成多少块芯片的问题。
所谓的12寸晶圆,其实指的是晶圆的直径是12寸,也就是毫米,面积算下来大约是平方毫米。
如果这些晶圆能够%利用,那么就简单多了,把晶圆面积除以芯片面积,就可以了,比如麒麟芯片,大约在平方毫米左右,1块12寸的晶圆相当于可以生产块。
但事实上,芯片是有良率,还有一些边边角角是不能做成芯片的,所以从实际来看,一块12寸的晶圆,大约能够生产麒麟芯片,在块左右。
所以这样算下来,每个月.4万片12寸晶圆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可以生产出14.3亿块麒麟芯片,一年可以生产出亿块。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仅是指这些晶圆理论上可以生产这么多芯片出来,毕竟麒麟是5nm工艺的芯片,大陆可没有5nm的技术,是生产不出来的。
另外这里是拿麒麟举例,最终还是看芯片的大小,晶圆的面积是固定的,最终产出多少芯片,就看芯片面积,面积越大,芯片数量越少,面积越小,芯片数量越多。
乱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