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一代神U降临麒麟810对比测试
TUhjnbcbe - 2022/11/11 20:24:00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13/4447707.html

从高通骁龙开始,网友们喜欢用“神U”来形容一款性能不错且功耗适中的手机芯片。随着荣耀9X系列,Nova5iPro等一众新机发布,一款采用7nm工艺制程的麒麟芯片步入我们的眼帘。在我们此前对荣耀9XPro的测试中,我们惊讶地发现麒麟拥有堪称越级的性能表现。所以今天我们拿来了与同门的麒麟、和芯片,还有其对标的骁龙G、骁龙和骁龙芯片,我们将对其进行对比测试,来看看这枚网友口中“上打,下踢”的次旗舰“神U”到底表现如何。

芯优一级“压”死人

7nm制程下放

在麒麟芯片发布前,高通骁龙芯片可以说是在中端市场上一枝独秀,从到再到,均衡的性能和功耗都让用户相当满意。反观华为海思,彼时麒麟已经发布将近一年,其总体性能仅与骁龙相当,已然落后于主流中端市场。因此华为急需一款麒麟的迭代产品,形成与旗舰芯片的高低搭配。

与骁龙6系的到再到,骁龙7系的到再到的“挤牙膏”式更新不同,麒麟的继任者—麒麟竟然使用了“激进”的7nm制程工艺。要知道,曾被称为一代“神U”的骁龙、均使用的是14nm工艺,就算是最新的骁龙G,也只是刚刚换用了三星8nm工艺而已。

缩小工艺制程对一枚芯片有何重要之处?为何那么多芯片厂商都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更小的制程工艺呢?简单来讲,制程工艺就是指集成电路的精细度,其精度越高,生产工艺也就越先进,纳米数越小,单位空间内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也就越多,理论上同面积芯片的运算能力也就越强。同时,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还会带来功耗的明显降低。

手机SoC追求工艺制程其实就是为了追求更低的功耗、更低的发热量以及更高的效率。毕竟对于结构空间有限、并且需要电池供电的手机来说,这些特性都十分重要。如果大家还记得发热量极大的骁龙,可能更能明白制程的重要性。骁龙芯片由于追求性能表现而发热严重,其中有很大的因素在于其使用的20nm制程难以“压住”高性能核心Cortex-A57带来的高发热量。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机芯片均采用7nm制程工艺,其中包括麒麟、、苹果A13、A12、骁龙、Plus以及发布不久的麒麟。与主流的10nm工艺相比,7nm工艺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40%,晶体管密度提高到1.6倍,可以实现性能和能效上的双提升。

▲7nm制程的芯片几乎都由tsmc代工

其次便是骁龙G采用的三星8nm工艺,据悉8nm工艺相比10nm功耗降低10%,芯片面积减少10%。所以单从芯片制程工艺上来说的话,麒麟是领先骁龙的,与麒麟、骁龙处于同一水准。

频率更高

CPU性能亮眼

此前,高通在中端芯片市场一枝独秀与CPU性能有着莫大的关系。即使定位于中端市场,高通也仅在核心频率和大核数量上有所取舍,而在核心的CPU构架层面,最新的骁龙依旧使用了骁龙上的Kryo构架,再加上“2大6小”的核心设计,无论是参数层面还是实际性能表现都非常抢眼。

与骁龙相同,麒麟同样使用2+6核心组合,不过其核心频率要稍高一点,基于Cortex-A76的两个大核频率2.27GHz比骁龙的频率高了0.06GHz,六个Cortex-A55小核频率为1.88GHz,比骁龙高出0.08GHz。单从频率上来看,麒麟的提升微乎其微,但由于搭配了更先进的制程,麒麟还是拥有了更强悍的性能。

我们通过《GeekBench4》对数款不同芯片的手机进行测试,该软件主要检验CPU的单核和多核性能部分。从测试数据来看,麒麟的单核成绩和多核成绩分别为分和分,骁龙G的成绩分别为分和分,这意味着无论是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麒麟都是优于骁龙的。相比前代麒麟芯片跑出的单核分、多核分,可以看出麒麟的单核性能提升达到81%,多核性能提升则接近40%。

▲麒麟《GeekBench4》成绩▲麒麟《GeekBench4》成绩▲麒麟《GeekBench4》成绩▲麒麟《GeekBench4》成绩

有趣的是,麒麟凭借着优秀的制程和频率甚至可以比肩去年的次旗舰芯片。相比自家麒麟芯片,几乎实现了碾压。麒麟芯片在单核和多核分数仅为分和分,均低于拥有7nm制程的麒麟。

▲骁龙G《GeekBench4》成绩▲骁龙《GeekBench4》成绩▲骁龙《GeekBench4》成绩

高通骁龙也遭遇了比较尴尬的境地—骁龙的单核和多核成绩分别为分和分,也就是说单核性能不及麒麟好,不过好在多核性能上挽回了些颜面。

▲《GeekBench4》单核成绩排序▲《GeekBench4》多核成绩排序

对于目前市面上最优秀的两枚芯片,麒麟和骁龙的性能表现还是远胜过麒麟的,特别是多核超过一万分的成绩表明这两款旗舰芯片在多任务时拥有更出色的效率以及更好的使用体验。

定制GPU加持

游戏性能更惊喜

CPU是手机运算的核心,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GPU图形处理器才是更关键的。在中端芯片中,厂商往往不太愿意下放太多的性能给GPU,例如骁龙中端阵营中的,GPU性能只有骁龙的35%左右,甚至还不如两年前发布的骁龙。不过在骁龙的升级款G上,高通为其添加了部分SnapdragonEliteGaming特性,包括集成增强AdrenoGPU,并加入游戏卡顿优化解决方案和Wi-Fi时延管理器,带来更流畅的游戏体验。

而在麒麟上,它配备了Mali-G52GPU,与之前的Mali-G51的4线程相比,Mali-G52最多可提供8线程,在相同的芯片面积上提供更高的图像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公版Mali-G52最多仅能搭载4核心,而麒麟使用了定制版Mali-G52,其拥有6核心,性能接近旗舰处理器的66%左右。另外,麒麟还支持KirinGaming+技术,可以通过系统级AI调频调度技术、60fps高性能、HD画质以及GPU负载优化来升级游戏体验。

那么麒麟的GPU功力如何呢?我们使用跨平台的《3DMark》软件进行测试,其中的SlingShotExtreme模式是专门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图形处理性能基准测试,可以测试OpenGLES3.1或者Vulkan两种不同的图形API接口。测试项目包括一整套API功能,最终的测试结果能够体现机器的3D图形处理性能。实际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机器的游戏性能。

根据3Dmark图形性能测试成绩显示,中端芯片的GPU能力还是要明显弱于旗舰芯片的,麒麟的OpenGLES3.1成绩为分,这仅是麒麟分数的58%左右。相比刚才在CPU表现上与骁龙打得难解难分,麒麟在GPU的表现上则败下阵来,只有骁龙得分的55%。中端芯片与旗舰芯片的差距肉眼可见,但中端芯片之间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根据我们的测试,麒麟在SlingShotExtreme模式下的OpenGLES3.1成绩略高于骁龙G的分,Vulkan成绩也要胜过骁龙G的分。可以看到麒麟的GPU提升是极大的,相比上代麒麟,的两项成绩分别提升了%和%,而与麒麟相比,麒麟的GPU实力也几乎翻了一倍,性能提升肉眼可见。

▲《3DMark》SlingShotExtreme模式OpenGLES3.1得分排序

▲《3DMark》SlingShotExtreme模式Vulkan得分排序

不过测试分数终归是理论成绩,真正的游戏体验还是得实际操作。我们选择了《王者荣耀》这款国民级手游进行测试。我们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下进行游戏,并利用《快否》记录游戏的帧数变化。为了能体现芯片的最强算力,我们开启超高画面质量以及超高分辨率,记录游戏时长为15分钟。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的是,在《王者荣耀》游戏中,端芯片与旗舰芯片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表现最好的骁龙,可以全程以60帧的帧率进行游戏,帧数波动也较小。

▲骁龙全程保持60帧运行,并且标准差不超过1帧。

不过麒麟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游戏平均帧数达到59帧,帧数波动为1.09,这意味着除了部分复杂场景外,麒麟基本可以非常流畅的画面进行游戏。

▲麒麟也能在高画质下流畅地运行《王者荣耀》

那么骁龙G的表现如何呢?由于帧数软件对Reno2暂未进行适配,所以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帧率图。通过我们实测,游戏过程中右上角的帧数基本都在59、60左右,游戏表现与麒麟相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王者荣耀》这类优化得较好的国民手游时,中端芯片和旗舰芯片均可以流畅运行游戏。但如果要运行更大型的游戏,显然旗舰芯片才能保持更高画质和更高帧率。至于性能稍低一些的麒麟和,我们更推荐大家使用低一级的画质设置以达到流畅体验的效果。

达芬奇NPU亮相

AI性能爆表

如果说CPU和GPU的提升只是开胃菜的话,那麒麟上最大的看点则在于自研达芬奇架构的NPU上。在AI应用越来越多的当下,通过NPU进行AI运算要比使用CPU、GPU或DSP的效率高出不少,而NPU的性能也一直是麒麟芯片的强项。在此前的麒麟上,寒武纪的NPU已经拥有了相当领先的AI算力,但本次华为自研的达芬奇NPU却更胜一筹。

麒麟使用的达芬奇架构采用了3D堆叠的方式,让NPU拥有更多算子和更好精度,并且能效控制得不错。要知道,目前业内主流实现AI计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模式的CPU/DSP计算,第二种是2D的GPU/TPU,而华为达芬奇架构则开创了第三种3D模式—矩阵式运算。在此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华为表示达芬奇架构具有超过个算子,在16位浮点运算精度和INT8量化精度方面业界领先。

虽然我们在使用手机时很难直观感受到AI的作用,但是手机AI在很多方面已经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拍照时的智能场景识别、图片识别、物体识别、AI实时性能调度等,AI性能越好则能在这些方面给予用户更好的体验。AI的性能对比测试很难在实际使用中进行,我们仅可以选择AI性能测试软件——《AIBENCHMARK》进行理论测试。

《AIBENCHMARK》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推出的AI性能测试榜单,对各大芯片的AI性能有较为专业的测评方式,能够让广大消费者更加量化地感受到AI性能。评测包括图像分类、人脸识别、图像超分辨率以及图像增强、分割、去模糊在内的九项测试,测试结果对AI体验有直接意义。通过测试,获得分数最高的是采用达芬奇构架的麒麟,它的得分甚至还要超过麒麟和骁龙,达到了分,几乎登顶所有芯片。

▲《AIBENCHMARK》成绩排序

虽说只是一个测试软件,但《AIBENCHMARK》测试了包括九个AI常用场景,麒麟的优秀的性能一览无余。也正是因为AI算力的升级,让华为和荣耀秀出了AI超级夜景自拍和语音处理、翻译甚至手机调度和资源的管理。AI性能与CPU或是GPU性能不同,它难以让人感触却又无所不在,显然,AI的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所看重。

写在最后

早在测试荣耀9XPro时,麒麟这颗芯片的表现就比较出乎我们意料,它不仅在CPU测试中单核表现超过骁龙G和骁龙,甚至多核表现也与旗舰芯片接近。更让我们意外的是以往孱弱的GPU图像处理能力如今也与更高价位的骁龙G打平,这也表明它足以应付市面上的主流手游了。

诚然麒麟的整体性能距离旗舰芯片还有不小的距离,但依靠足够的性能与优秀的AI算力显然可以让搭载麒麟芯片的手机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网友口中的“上打,下踢”固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麒麟在当前的芯片市场中的确是一颗屈指可数的好U。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一代神U降临麒麟810对比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