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万里挑一。”这是华为fellow艾伟在麒麟中国区发布会上的开场词。正如他所说,消费者或许不需要长得差不多的刘海屏手机,而是需要真正创新的应用。在千机一面的时代,真正创新的应用才是未来竞争的武器。
在前不久的德国IFA大展上,华为发布的麒麟以全球首款7nm芯片现身,并以“六个第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款让业界大呼“哇”的芯片,今天在中国市场亮相。随着麒麟的正式登场以及10月16日第一款搭载麒麟的手机——华为Mate20也将正式发布,除了千篇一律的“好看的皮囊”,消费者将很快体验到“有趣的灵*”。
针尖上跳舞,再续摩尔定律
麒麟的“六个世界第一”在短短的几天内已经被业界记住,即世界第一个7nm工艺SoC、世界第一个基于ARMA76定制开发CPU、世界第一个双核NPU、世界第一个Mali-G76GPU、世界第一个1.4GbpsCat.21基带、世界第一个支持LPDDR4X内存。这里面,每个第一都会在最终的手机产品上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比如首次集成了双NPU单元,强大算力可以支持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物体检测、图像分割、智能翻译等AI场景,并有更高精度的深度网络,具备更佳的实时性。
懂懂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华为Mate20率先搭载麒麟“怪兽级”性能启幕智慧手机新战争》中对于麒麟的各项技术做过较详细的阐述,今天就不过多展开。在这里只想重点说一下7nm的突破,以及对行业的影响。
对于手机芯片来说,工艺制程直接影响到性能和功耗表现,先进工艺是性能体验和能效体验的基础。但是,随着不断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漏电、电子串扰等问题愈加明显,想要驾驭7nm工艺来制造SoC也越来越难。所以在过去几年,摩尔定律已经多次被质疑。从10nm到7nm,全球已经少有芯片厂商有能力再继续跟进了。这也是麒麟作为全球首款7nm芯片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