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南宁阴
18℃~23℃
大米、面粉作为中国人的主食在饭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买回来的米和面回来短期内吃不完,日子久了,就开始生虫,令人很苦恼。
网上有个说法,米、面长虫后一定不要再吃了,对身体会有危害。这是真的吗?
米、面里为什么会长虫?长了虫的米面还能吃吗?该怎么做才能预防米面长虫呢?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米、面里为什么会长虫?原因一:粮食还在地里时本身就带上了虫卵。
由于米面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保留了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加工过程可以杀死成虫,但是所保留的营养部分中往往携带有虫卵,很难杀死这部分虫卵,于是虫卵在合适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
原因二:可能是储藏及运输等过程环境中有虫源,产卵其中。
长虫的米、面还能吃吗?大米里的米虫指通常为米象,又称象鼻虫,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
米象成虫用口器将糙米啮成深孔,并产卵于孔内。米象的幼虫如蛆,幼虫孵化后以谷粒为食,将谷粒蛀穿,最后掏空米粒,虫粪则排于谷粒外。幼虫在米粒中结蛹羽化为成虫后具有飞翔能力,便会离开并开始交配,但它对人类不会造成叮咬危害。
大米生虫属于正常自然现象,再先进的工业技术,虫害也不能完全杜绝。只要不是生虫不太严重,还是可以吃的。米虫本身没有病*,只要筛掉虫和它的代谢废物,再把米淘干净,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误食米虫的话,也不会有食品安全的隐患。没有必要一袋米里面生几只虫就全部扔掉,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但是我们要区分生虫与霉变,如果大米生虫,一定要仔细查看有无发生霉变。如果发生霉变不建议食用,霉变产生的*曲霉*素容易对健康产生影响。面粉容易生两种虫,一种叫赤拟谷盗,幼虫呈圆筒形,成虫呈赤褐色或褐色,外壳较硬。另外一种叫麦蛾,幼虫圆筒形,淡白或带红色。成虫有翅膀,会飞,有灰色或银色斑纹。赤拟谷盗成虫聚集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分泌物,对人体有害。所以当面粉因虫害发生结块、变质,也不建议食用。
如何预防米、面长虫?1.冷冻保存法
如果米里生虫不是很严重,可以将米面连口袋或容器一起放入冰箱冷冻室里面,冷冻24小时以后取出。这时小虫都被冻死变成红黑色的,所以冷冻完一定要及时挑拣出来,这样也不会影响大米原有的口感。
2.米面要放在阴凉处存放
人们常常喜欢把大米置于阳光下暴晒,这样做非但达不到杀死虫害的目的,反而会降低米面的品质,正确的做法是将生虫的米面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筛一筛,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3.气味防虫大法
很多散发出特殊气味物品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子等靠近米面。通常可以使用大蒜、橘子皮、海带包成一个小布袋,放至粮食里。但是,千万别放太多,不然粮食就容易带上这些特殊味道了。
4.花椒防虫大法
把花椒放在锅里煮,起锅后放进几个小布袋里,捞出后晒干。分别埋在米的下部和中部,密封粮食袋口,放在阴凉通风处,就不会生虫了。
欢迎分享
来源:科普中国
本文编辑:颜梦